一、留美幼童
1853年,就读于上海王家码头教会学塾的吴虹玉,随美国贝里舰队赴美国留学。这是迄今所知见于记载的上海人出国留学的第一人。
1872~1875年间清政府选派120名12岁左右的“留美幼童”,其中上海籍的有18人。这是上海早期的一批出洋学子。当时中国日益深入地卷入国际事务,迫切需要一批掌握外国的语言,了解外国情形的人才,虽然于京师、上海、广州开办了同文馆或广方言馆,但远不能适应复杂的外交事务之需。随着18世纪60年代中期洋务派主持的军事、民用企业的陆续创办,又急需一批掌握国外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科技人员。洋务派认为选派聪颖幼童赴外国学习各种科学技术,业成归来,在国内分科传授,中国便可以掌握西人之长技。于是在留学归来的容闳极力促进下,1870年冬清政府批准了选派幼童出国留学的请求。同时,决定分4批,每批招30人,在上海山东路外万国公墓对面开办一所留美预备学堂(亦称“出洋局”),幼童在该学堂学习一年中文、英文,考试合格再赴美留学。1871年春,经容闳四处奔波才招满第一批30人。次年夏,30人考试合格,于8月11日从上海出发。1873年6月12日,第二批幼童出发(还有7名自费生同行);1874年9月19日,第三批幼童出发;1875年10月14日,第四批幼童出发(还有3名自费生同行)。
1872~1875年清政府派遣赴美留学的120名幼童情况简表
|
姓名
|
籍贯
|
出国时年龄
|
姓名
|
籍贯
|
出国时年龄
|
姓名
|
籍贯
|
出国时年龄
|
第一批
|
曾笃慕
|
广东
|
16
|
欧阳庚
|
广东
|
14
|
钟进成
|
广东
|
14
|
黄仲良
|
广东
|
15
|
客尚谦
|
广东
|
10
|
陈荣贵
|
广东
|
14
|
梁敦彦
|
广东
|
15
|
何廷梁
|
广东
|
13
|
石锦堂
|
山东
|
14
|
陆永泉
|
广东
|
14
|
陈钜镛
|
广东
|
13
|
程大器
|
广东
|
14
|
邓士聪
|
广东
|
14
|
黄锡宝
|
福建
|
13
|
钱文魁
|
江苏上海
|
不详
|
蔡绍基
|
广东
|
14
|
钟文耀
|
广东
|
13
|
牛尚周
|
江苏嘉定
|
11
|
蔡锦章
|
广东
|
14
|
詹天佑
|
安徽
|
12
|
谭耀勋
|
广东
|
11
|
黄开甲
|
广东
|
13
|
曹吉福
|
江苏川沙
|
13
|
吴仰曾
|
广东
|
11
|
张仁康
|
广东
|
13
|
罗国瑞
|
广东
|
12
|
邝荣光
|
广东
|
10
|
史锦镛
|
广东
|
15
|
刘家照
|
广东
|
12
|
潘铭钟
|
广东
|
11
|
第二批
|
容尚勤
|
广东
|
14
|
吴应科
|
广东
|
14
|
李恩富
|
广东
|
13
|
王凤阶
|
浙江
|
14
|
梁金荣
|
广东
|
14
|
卓仁志
|
广东
|
12
|
苏锐钊
|
广东
|
14
|
吴仲贤
|
广东
|
14
|
张祥和
|
江苏吴县
|
11
|
陈乾生
|
浙江
|
14
|
李桂攀
|
广东
|
14
|
梁普时
|
广东
|
11
|
丁崇吉
|
浙江
|
14
|
宋文翙
|
广东
|
13
|
王良登
|
浙江
|
13
|
唐国安
|
广东
|
14
|
邝景垣
|
广东
|
13
|
蔡廷千
|
广东
|
13
|
邝咏钟
|
广东
|
13
|
黄有章
|
广东
|
13
|
温秉忠
|
广东
|
12
|
方伯梁
|
广东
|
13
|
邓桂廷
|
广东
|
13
|
张有恭
|
广东
|
12
|
陆锡贵
|
江苏上海
|
13
|
梁普照
|
广东
|
13
|
陈珮瑚
|
广东
|
11
|
曾溥
|
广东
|
不详
|
唐元堪
|
广东
|
13
|
容揆
|
广东
|
14
|
第三批
|
唐绍仪
|
广东
|
12
|
康庚龄
|
江苏上海
|
12
|
吴敬荣①
|
安徽
|
11
|
周长龄
|
广东
|
14
|
林沛泉
|
广东
|
12
|
宦维城
|
江苏丹徒
|
10
|
杨兆楠
|
广东
|
13
|
袁长坤
|
浙江
|
12
|
朱锡缓
|
江苏上海
|
10
|
唐致尧
|
广东
|
13
|
徐之煊
|
广东
|
12
|
程大业
|
安徽
|
12
|
黄季良
|
广东
|
13
|
曹嘉爵
|
广东
|
12
|
周万鹏
|
江苏宝山
|
11
|
祁祖彝
|
江苏上海
|
12
|
孙广明
|
浙江
|
14
|
卢祖华
|
广东
|
11
|
梁如浩
|
广东
|
12
|
朱宝奎
|
江苏常州
|
13
|
曹嘉祥
|
广东
|
11
|
薛有福
|
福建
|
12
|
邝景扬
|
广东
|
13
|
容耀垣
|
广东
|
10
|
沈嘉树
|
江苏金山
|
11
|
郑廷襄
|
广东
|
13
|
曹茂祥
|
江苏上海
|
10
|
徐振鹏
|
广东
|
11
|
邝贤俦
|
广东
|
12
|
杨昌龄
|
广东
|
12
|
第四批
|
林联辉
|
广东
|
15
|
唐荣浩
|
广东
|
13
|
沈寿昌
|
江苏上海
|
11
|
唐荣俊
|
广东
|
14
|
刘玉麟
|
广东
|
13
|
周传谏
|
江苏嘉定
|
11
|
陈福增
|
广东
|
14
|
陈绍昌
|
广东
|
13
|
王仁彬
|
江苏吴县
|
12
|
吴焕荣
|
江苏武进
|
13
|
黄耀昌
|
广东
|
13
|
陶廷庚
|
广东
|
12
|
黄祖莲
|
安徽
|
13
|
邝国光
|
广东
|
13
|
盛文扬
|
广东
|
12
|
周传谔
|
江苏嘉定
|
13
|
梁丕旭
|
广东
|
12
|
梁金鳌
|
广东
|
11
|
金大廷
|
江苏宝山
|
13
|
吴其藻
|
广东
|
12
|
潘斯炽
|
广东
|
11
|
陆德彰
|
江苏川沙
|
13
|
冯炳忠
|
广东
|
12
|
谭耀芸
|
广东
|
10
|
沈德耀
|
浙江
|
14
|
陈金揆②
|
广东
|
12
|
沈德辉
|
浙江
|
12
|
林联盛
|
广东
|
14
|
朱汝金
|
江苏华亭
|
11
|
邝炳光
|
广东
|
13
|
说明:①吴敬荣,据《宝山县续志》(民国)、新编《宝山县志》记载,生于宝山县。祖籍安徽。
②陈金揆,据《宝山县续志》(民国)、新编《宝山县志》记载,生于宝山县江湾镇,祖籍广东。
4批幼童,最大的年龄为16岁,最小的10岁,十三四岁的占大多数。其籍贯,广东84人,占70%;江苏21人,占17.5%;浙江8人,占6.7%;安徽4人,占3.3%;福建2人,占1.7%;山东1人,占0.8%。其中,属于上海市共有16人。
到19世纪末年,尚有零星出洋留学的9人。他们是:
1876年,少年时随家人定居上海的马建忠,从上海被派赴法国留学,并在驻法公使馆实习。
1893年,少年时在上海的施肇基,赴美国留学,1931年为中国驻国联代表。
1894年,松江杨白民赴日本攻读女子教育学科。
1895年,生于上海的颜惠庆,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成长为著名的外交家。
1898年,上海钮永建被派赴日本留学。嘉定周湘流亡日本,后转赴西欧习西洋画。上海县金庆章赴日本学习法科。
1900年,上海曹汝霖赴日本留学。同年,范旭东赴日本留学,1914年任天津久大盐业总公司上海发行所总经理,后成为中国著名的化工企业家。
二、公费、自费生
清末,新政宣布废科举、设学校、奖励留学,并推行官费留学政策,出洋留学逐成高潮。1904年驻美公使梁诚多次向美国政府交涉退还庚子赔款余额及已收部分的利息。1908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庚子赔款剩余部分(本息共约1841万美元)退还中国,并与清政府商定用于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于是从1909年起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骤增。后来法、英、日、比、意、荷等国迫于形势,在1922~1925年间相继同意将庚子赔款余额退还中国作为文教事业等之用。1910年旅美学务处宣布,成绩优秀的二年级以上留美自费生,可申请每年500~1000美元的官费资助,自费留学者又多起来了,直到1924年美国实行新移民律,人数才有所减少。
留欧学生,因国内政局动荡,经费难以保证,官费生纷纷返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纷飞,路途不宁。但协约国劳力紧张,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勤工俭学方式。1919年3月,第一批勤工俭学留学生90余人从上海登船赴欧,直至1921年11月13日,留法勤工俭学学生104人被强行遣返而告终。
据留美学生年报,对1903~1911年间上海留美学生的统计,总共76人,内官费56人,自费19人,未登记“费别”者1人。
1903~1911年上海留美学生情况表
姓名
|
籍贯
|
母校
|
到美年月
|
在读校名
|
学科
|
毕业年份
|
王震
|
江苏上海
|
南洋中学
|
1909
|
Michigan
|
化学工程
|
1912
|
王仁辅
|
江苏昆山
|
江苏昆山
|
1909.11
|
Harvard
|
数理
|
1913
|
王彦祖
|
广东广州
|
圣约翰大学
|
1910
|
Cornell
|
农学
|
1914
|
卞寿孙
|
江苏仪征
|
震旦学院
|
1906.12
|
Brown
|
文学
|
1912
|
甘纯启
|
江苏嘉定
|
北京清华
|
1911.9
|
Illinois
|
商学
|
1915
|
朱庭祺
|
江苏上海
|
北洋大学
|
1906.7
|
Harvard
|
理财
|
1912
|
朱复
|
江苏嘉定
|
苏省铁路
|
1909.12
|
Lehigh
|
土木工程
|
1913
|
朱惟杰
|
江苏南汇
|
南洋中学
|
1909.11
|
Illinois
|
化学工程
|
1913
|
江山寿
|
江苏嘉定
|
圣约翰大学
|
1911.9
|
Illinois
|
陶学
|
1915
|
李谦若
|
江苏吴县
|
复旦公学
|
1907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2
|
李松涛
|
江苏上海
|
约翰大学
|
1910
|
Wisconsin
|
教育
|
1913
|
李进隆
|
湖南湘乡
|
复旦公学
|
1909
|
Norwich
|
土木工程
|
1914
|
沈祖伟
|
浙江吴兴
|
约翰大学
|
1910
|
Michigan
|
土木工程
|
1914
|
林彪
|
广东香山
|
约翰大学
|
1909
|
Wisconsin
|
政治
|
1912
|
林亮功
|
浙江瑞安
|
复旦公学
|
1908
|
Cornell
|
政治理财
|
1912
|
林诚
|
广东番禺
|
约翰大学
|
1911
|
Virginia
|
土木工程
|
1915
|
周开基
|
江苏上海
|
南洋中学
|
1908
|
Columbia
|
矿学
|
1912
|
周思敬
|
江苏宝山
|
约翰大学
|
1906
|
Yale
|
土木工程
|
1914
|
周明玉
|
浙江宁波
|
约翰大学
|
1910
|
Virginia
|
医学
|
1915
|
吴月娥
|
江苏上海
|
上海中西女塾
|
1910
|
La Grange College
|
音乐
|
|
胡刚复
|
江苏无锡
|
震旦学院
|
1909
|
Harvard
|
文学
|
1913
|
胡适
|
安徽绩溪
|
上海中国新公学
|
1910
|
Cornell
|
农学
|
1914
|
施厚元
|
浙江钱塘
|
约翰大学
|
1910
|
La Ayette College
|
土木工程
|
1912
|
施鎣
|
江苏上海
|
南洋大学
|
1910
|
Boston
|
造船
|
1914
|
范永增
|
江苏上海
|
南洋大学
|
1909
|
Boston
|
卫生工程
|
1913
|
计大雄
|
江苏南汇
|
南洋大学
|
1910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4
|
高大纲
|
江苏上海
|
上海青年会
|
1911
|
Wisconsin
|
机械工程
|
1915
|
唐宝桐
|
江苏上海
|
|
1903
|
Boston Tech
|
土木工程
|
1912
|
唐悦良
|
广东
|
约翰大学
|
1909
|
Yale
|
|
1913
|
唐康年
|
江苏上海
|
|
1907
|
Highland Military Acad
|
陆军
|
1913
|
唐虞杰
|
广东香山
|
上海广肇学堂
|
1905
|
Illinois
|
农学
|
1915
|
徐然
|
浙江宁波
|
约翰大学
|
1910
|
Wisconsin
|
教育
|
1913
|
徐尚
|
浙江宁波
|
约翰大学
|
1910
|
Illinois
|
电机工程
|
1914
|
徐仁锖
|
江苏宜兴
|
复旦公学
|
1911
|
Wisconsin
|
哲学
|
1914
|
徐书
|
江苏无锡
|
约翰大学
|
1911
|
Purdue
|
电机工程
|
1915
|
韦颂冠
|
广东
|
约翰大学
|
1907
|
Cornell
|
农学
|
1913
|
倪锡纯
|
江苏上海
|
约翰大学
|
1907
|
Syracuse
|
土木工程
|
1912
|
凌道扬
|
广东新安
|
约翰大学
|
1909.11
|
Mass Agric College
|
森林
|
1912
|
陈樸
|
湖南
|
复旦公学
|
1909
|
|
商学
|
1913
|
陈英梅
|
广东
|
上海中西女塾
|
1905
|
Wellesley
|
文学
|
1913
|
陈承栻
|
福建福州
|
复旦公学
|
1911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5
|
孙启廉
|
湖北汉阳
|
约翰大学
|
1909
|
Syracuse
|
法律
|
1914
|
孙学悟
|
山东
|
约翰大学
|
1911
|
John Hopkin’s
|
格致
|
1915
|
孙德卿
|
浙江仁和
|
约翰大学
|
1909
|
Columbia
|
|
|
郭秉文
|
江苏上海
|
清心书院
|
1906
|
Columbia
|
教育管理
|
1913
|
郭守纯
|
广东潮阳
|
约翰大学
|
1910
|
Cornell
|
农学
|
1914
|
陆宝淦
|
江苏常熟
|
复旦公学
|
1909.11
|
Illinois
|
农学
|
1913.2
|
陆守经
|
江苏上海
|
复旦公学
|
1911
|
Wisconsin
|
政治
|
1914
|
陆鸿棠
|
江苏上海
|
清华学堂
|
1911
|
Michigan
|
建筑
|
1915
|
曹云祥
|
浙江秀水
|
约翰大学
|
1907
|
Harvard
|
理财
|
|
张善扬
|
浙江湖州
|
复旦公学
|
1908
|
Cornell
|
机械工程
|
1912
|
张文廷
|
江苏无锡
|
约翰大学
|
1909
|
Illinois
|
农学
|
1912
|
张福良
|
江苏无锡
|
约翰大学
|
1909
|
Yale
|
森林
|
1913
|
张谟实
|
浙江荆州
|
武昌文普通学堂
|
1909
|
Boston Tech
|
矿学
|
1915
|
黄锡赓
|
江西九江
|
约翰大学
|
1908
|
Lehigh
|
矿工
|
1911
|
黄明道
|
广东香山
|
约翰大学
|
1911
|
Wisconsin
|
理财
|
1914
|
程义藻
|
苏吴县
|
约翰大学
|
1909
|
Cornell
|
机械工程
|
1913
|
程义法
|
江苏吴县
|
约翰大学
|
1909
|
Colorado
|
矿工
|
1914
|
傅眞
|
四川巴县
|
复旦公学
|
1910.9
|
Colorado
|
矿工
|
1914
|
曾昭权
|
湖南湘乡
|
复旦公学
|
1909
|
Warwich Nilitary College
|
电学工程
|
1914
|
杨永言
|
江苏嘉定
|
南洋大学
|
1909
|
Illinois
|
农学
|
1913
|
杨锡仁
|
江苏上海
|
南洋中学
|
1910
|
Worcester
|
电机工程
|
1914
|
杨孝述
|
江苏华亭
|
南洋大学
|
1911
|
Cornell
|
机械工程
|
1915
|
杨卓
|
江苏上海
|
北洋大学
|
1911
|
|
|
|
虞振镛
|
浙江慈溪
|
圣约翰大学
|
1911
|
Illinois
|
农学
|
1915
|
邓宗瀛
|
贵州贵筑
|
约翰大学
|
1911.9
|
Wisconsin
|
政治
|
1915
|
刘仲端
|
江苏阳湖
|
圣约翰大学
|
1907.7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2
|
刘廷芳
|
浙江永嘉
|
圣约翰大学
|
1910.10
|
Geogia
|
文学
|
1914
|
蔡光勚
|
浙江石门
|
圣约翰大学
|
1908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2
|
钱崇澍
|
浙江海宁
|
南洋中学
|
1910
|
Illinois
|
农学
|
1914
|
卢丙玉
|
广东香山
|
圣约翰大学
|
1909
|
Springfield Technical High School
|
|
1912
|
穆湘玥
|
江苏上海
|
|
1909
|
Illinois
|
农学
|
1913
|
谢兆基
|
浙江乌程
|
圣约翰大学
|
1909
|
Columbia
|
化学工程
|
1914
|
应尚德
|
浙江奉化
|
上海中西画院
|
|
Columbia
|
|
1912
|
归润庠
|
江苏上海
|
约翰大学
|
1909
|
Theological Seminary N.Y
|
神学
|
|
邝煦堃
|
广东
|
约翰大学
|
1909
|
Princeton
|
|
1914
|
说明:(1)资料来源:《留美学生年报》。
(2)查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登记表,以下3人在籍贯栏填写的籍贯与本表不同:杨锡仁“江苏震泽”,施鎣“江苏吴县”,周开基“江苏吴县”。另:张谟实在本表的母校栏填为“武昌文普通学堂”,而在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登记表则填为“约翰书院”,籍贯栏填为“浙江鄞县”。
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1910年)中有22人是原籍上海或从上海各学校毕业后赴美的。
1910年第二次庚子赔款上海留美学生情况表
姓名
|
籍贯
|
母校
|
到美年份
|
学科
|
徐志芗
|
浙江定海
|
约翰书院
|
1910
|
机电
|
谭颂瀛
|
广西苍梧
|
上海南洋中学
|
1910
|
炼钢化学
|
陈天骥
|
浙江海盐
|
约翰书院
|
1910
|
土木
|
路敏行
|
江苏宜兴
|
复旦公学
|
1910
|
化工
|
周象贤
|
浙江定海
|
上海高等实业
|
1910
|
卫生工程
|
徐志诚
|
浙江定海
|
约翰书院
|
1910
|
教育、社会
|
程延庆
|
江苏震泽
|
约翰书院
|
1910
|
化学
|
郑达宸
|
江苏江阴
|
复旦公学
|
1910
|
采矿
|
席德炯
|
江苏吴县
|
上海实业
|
1910
|
采矿
|
王松海
|
江苏丹徒
|
约翰书院
|
1910
|
机械
|
杨维桢
|
四川新津
|
复旦公学
|
1910
|
采矿
|
施赞元
|
浙江钱塘
|
约翰书院
|
1910
|
医学
|
胡宣明
|
福建龙溪
|
约翰书院
|
1910
|
医、公共卫生
|
王裕震
|
江苏上海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
已在美
|
化工
|
柯懋
|
浙江平湖
|
上海南洋公学
|
1910
|
化工
|
过宪先
|
江苏金匮
|
上海高等实业
|
1910
|
农科
|
邝翼
|
广东番禺
|
约翰书院
|
1910
|
采矿
|
计大雄
|
江苏南汇
|
上海高等实业
|
1910
|
土木
|
陆元昌
|
江苏吴县
|
上海南洋中学
|
1910
|
铁道工程
|
周铭
|
江苏泰兴
|
上海高等实业
|
1910
|
化学
|
庄俊
|
江苏上海
|
唐山路矿
|
1910
|
建筑
|
何斌
|
江苏上海
|
浙江育英高等
|
1910
|
政治
|
说明:从第一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1909年)的登记表中,尚有江苏青浦人方红裕1人。
根据上海、嘉定、川沙、青浦和宝山县志的统计,5县共有留学生128人。
1880~1934年上海、嘉定、川沙、青浦4县留学毕业生情况表
姓名
|
毕业大学及学科
|
所得学位
|
毕业年份
|
地区
|
朱炎
|
比利时黎业斯省国立大学理科
|
理化学博士
|
1911
|
上海县
|
李纯圭
|
美国华白虚大学
|
学士
|
1912
|
上海县
|
穆湘
|
美国伊历偌大学塔克宁农工专修学校
|
农学士硕士
|
1913
|
上海县
|
范永增
|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科
|
学士硕士
|
1913~1914
|
上海县
|
杨卓
|
美国理海大学矿冶科
|
矿冶科硕士
|
1914
|
上海县
|
朱友渔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
博士
|
1914
|
上海县
|
王彝照
|
英国力勤德大学院
|
工硕士
|
|
上海县
|
王乙照
|
英国力勤德大学院
|
工硕士
|
|
上海县
|
陈寿清
|
比利时岗士大学
|
工硕士
|
1914
|
上海县
|
沈宝善
|
美国华盛顿大学
|
外交政治硕士
|
|
上海县
|
朱文俊
|
日本东京日本大学专门部法律科
|
法学士
|
1916
|
上海县
|
何杰才
|
美国哈佛、耶鲁大学
|
硕士学士
|
1917
|
上海县
|
夏全绶
|
美国康乃尔大学工程科
|
硕士
|
1922
|
上海县
|
王国钧
|
美国普仁斯顿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
学士
硕士
|
1918
1919
|
上海县
|
周增奎
|
美国意利诺大学陶磁化学工程
美国薛赖保斯大学商科
|
硕士
博士
|
1920
1922
|
上海县
|
张谦吉
|
日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
|
农学士
|
1919
|
上海县
|
凌其峻
|
美国哇海哇大学陶业工程
|
学士
|
1919
|
上海县
|
叶鸿眷
|
美国芝加哥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
|
学士
硕士、博士
|
1920
1922~1923
|
上海县
|
金汤
|
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科
|
硕士
|
1919
|
上海县
|
胡文柄
|
法国巴黎大学院经济科
|
经济博士
|
1922
|
上海县
|
王恩洪
|
美国乔其华盛顿大学经济科
|
硕士
|
1921
|
上海县
|
何其荣
|
美国哥罗拉度省立大学教育科
|
学士、硕士
|
1921
|
上海县
|
陈师経
|
美国麻省罗威尔大学
|
化学士
|
1922
|
上海县
|
唐在均
|
美国伊癚克埠康乃尔大学农科
|
硕士
|
1923
|
上海县
|
陈鹤鸣
|
德国佛郎府大学
|
学士
|
1923
|
上海县
|
倪尚达
|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电机科
|
理学士
|
1923
|
上海县
|
黄洁
|
美国普渡大学机械科
|
硕士
|
1926
|
上海县
|
李开弟
|
英国孟却斯德茂卫电机厂
|
技术师
|
1928
|
上海县
|
钱端升
|
美国哈佛大学
|
经济博士
|
1924
|
上海县
|
张奎
|
日本帝国大学应用化学科
|
|
1940
|
上海县
|
朱葆芬
|
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工程科
|
工程师
|
1909
|
上海县
|
贾丰臻
|
日本东洋大学哲学教育专门部
|
|
1913
|
上海县
|
贾观仁
|
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科
|
|
1915
|
上海县
|
朱蓉锦
|
日本长崎医学专门学校
|
|
1915
|
上海县
|
夏建安
|
日本大阪医科大学
|
|
1917
|
上海县
|
乔履祥
|
日本富山药学专门学校
|
|
1917
|
上海县
|
汪尊美
|
日本大阪医科大学内科
|
|
1918
|
上海县
|
汪煜衡
|
日本大阪医科大学
|
|
1918
|
上海县
|
瞿绍衡
|
日本大阪医科大学内科
|
|
1918
|
上海县
|
彭溶
|
日本大阪齿科专门学校
|
|
1919
|
上海县
|
徐镇东
|
法国都鲁士大学农科
|
|
1919
|
上海县
|
王守善
|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工科
|
|
1905
|
嘉定县
|
王宰善
|
日本高等商业学校商科
|
|
1905
|
嘉定县
|
廖世纶
|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工科
|
|
1907
|
嘉定县
|
徐家瑞
|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工科
|
|
1908
|
嘉定县
|
何竣业
|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经济科
|
|
1909
|
嘉定县
|
廖世功
|
法国法政大学法政科
|
|
1913
|
嘉定县
|
金寿康
|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工科
|
|
1914
|
嘉定县
|
赵庆杰
|
美国辟士堡大学冶金科
|
硕士
|
1923
|
川沙县
|
吴庆衍
|
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科
|
硕士
|
1923
|
川沙县
|
朱廷祜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
硕士
|
1923
|
川沙县
|
曹维钧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商科
|
硕士
|
|
川沙县
|
沈鸿来
|
美国欧柏林大学文科
|
学士
|
1926
|
川沙县
|
黄自
|
美国欧柏林大学文科
美国哈佛大学音乐
|
学士
学士
|
1926
1929
|
川沙县
|
陆锡珪
|
美国克乃的省哈夫城高等学校
|
|
1880
|
川沙县
|
朱建璋
|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
|
1907
|
川沙县
|
陆培基
|
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
|
|
川沙县
|
曹吉福
|
第一批出洋学生派往美国学习法律
|
|
|
川沙县
|
陆德彰
|
美国克乃的省百老汇高等学校
|
|
1880
|
川沙县
|
张奎
|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化学
|
|
1903
|
川沙县
|
王文奎
|
英国工业专门学校毕业
|
|
1927
|
川沙县
|
沈本强
|
日内瓦国际政治研究院毕业
|
|
1928
|
川沙县
|
张秉孙
|
美国欧汉大学毕业
|
|
1934
|
川沙县
|
倪锡纯
|
美国宾斯回民亚大学铁道管理科
美国雪抗科斯大学桥梁建筑工程
|
硕士
硕士
|
|
川沙县
|
朱庭祺
|
美国哈佛大学商业管理科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科
|
硕士
学士
|
1915
1912
|
川沙县
|
朱胡彬夏
|
美国威尔斯来大学
|
文学士
|
1923
|
川沙县
|
黄方刚
|
美国卡尔登大学
|
文科学士
|
1924
|
川沙县
|
黄槱培
|
留学美国
|
|
|
川沙县
|
龚寒梅
|
法国巴黎大学医学
|
博士
|
|
川沙县
|
黄競武
|
美国安托克大学文科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
学士
硕士
|
1927
1929
|
川沙县
|
蒋以魁
|
日本高等商业学校
|
|
1908
|
青浦县
|
曾泽霖
|
日本早稻田大学
|
政学士
|
1908
|
青浦县
|
陆定
|
日本明治大学法律科
|
法学士
|
1909
|
青浦县
|
1880~1929年宝山县留学毕业生情况表
姓名
|
乡里
|
毕业年份
|
毕业学校及学位
|
周万鹏
|
彭浦
|
1881
|
美国纽约老格致大书院
|
陈金揆
|
江湾
|
1881
|
美国大书院(公费)
|
金大廷
|
江湾
|
1882
|
美国医科(公费)
|
黄寿慈
|
|
1900
|
德国柏林大学
|
吴敬荣
|
江湾
|
|
美国耶鲁大学、格林卫稽大学海军科
|
陶庆丰
|
罗店
|
1905
|
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
|
吴邦珍
|
城厢
|
1905
|
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
|
朱世鹏
|
|
1905
|
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
|
孙启麟
|
罗店
|
1905
|
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
|
严恩榜
|
江湾
|
1905
|
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
|
石维高
|
|
1906
|
日本宏文学院师范科博物学科
|
钱淦
|
真如
|
1907
|
日本私立法政大学(公费)
|
颜福庆
|
江湾
|
1909
|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
|
金大敏
|
江湾
|
1909
|
德国柏林大学及矿务学校(公派)
|
袁希濂
|
城厢
|
1909
|
日本私立法政大学专门部法律科
|
周维廉
|
江湾
|
1909
|
美国卫司登大学、法国兽医大学
|
冯孝思
|
|
1909
|
日本东京音乐专门学校
|
张惟蓥
|
|
1909
|
日本东京工科学校化学科
|
张嘉森
|
真如
|
1910
|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
|
张嘉璈
|
真如
|
1910
|
日本庆应大学经济科
|
金其堡
|
罗店
|
1910
|
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
|
严恩棫
|
江湾
|
1910
|
日本京都帝国大学理工科
|
严恩槱
|
江湾
|
1910
|
英国爱丁堡大学农科
|
袁希洛
|
城厢
|
1910
|
日本私立日本大学专门部师范科
|
张承棨
|
真如
|
1910
|
日本明治大学法政科
|
张承樾
|
真如
|
1911
|
日本明治大学商科
|
周思恭
|
彭浦
|
1912
|
纽卡司尔亚姆司特郎大学电气工科
|
周思敬
|
彭浦
|
1912
|
美国化育克高等学堂及耶鲁大学
|
朱世全
|
|
1914
|
法国巴黎法科大学硕士
|
朱鹤翔
|
罗店
|
1916
|
比国罗文大学法政外交科博士
|
刘家骥
|
刘行
|
1916
|
比国蒙斯路矿务大学
|
刘家骏
|
刘行
|
1916
|
比国岗省工程大学
|
赵师复
|
|
1918
|
美国雅尔杰尼亚大学经济科、纽约大学商科研究院
|
朱经农
|
|
1918
|
美国华盛顿大学硕士
|
袁世庄
|
|
1920
|
美国惠而士来女子大学教育科学士
|
杨敷海
|
罗店
|
1920
|
德国柏林大学医科博士
|
顾纪长
|
顾村
|
1921
|
日本东京东洋大学肄业
|
周思忠
|
彭浦
|
1922
|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士
|
严恩椿
|
江湾
|
1922
|
美国华盛顿大学政治科博士
|
顾子俊
|
|
1923
|
美国西北大学文理科理学士
|
金其眉
|
罗店
|
1923
|
德国基尔大学政治经济科政治学博士
|
顾杏卿
|
|
1923
|
美国西北大学文理科学士
|
张承绪
|
真如
|
1924
|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电机科硕士
|
滕固
|
月浦
|
1924
|
日本东京东洋大学
|
张承佑
|
真如
|
1925
|
英国曼彻斯德工业大学无线电科学士
|
张德庆
|
吴淞
|
1926
|
美国普度大学大学院机械科机械工程硕士
|
甘介侯
|
彭浦
|
1926
|
美国哈佛大学博士
|
潘光旦
|
罗店
|
1926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
|
严恩祚
|
江湾
|
1926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硕士
|
张镜欧
|
|
1927
|
美国爱的亚克大学教育科学士
|
金其枢
|
罗店
|
1928
|
美国康乃尔大学商科硕士
|
周思信
|
彭浦
|
1928
|
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
|
胡初豫
|
|
|
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工程科工科硕士
|
潘光迥
|
罗店
|
1929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业科商学博士
|
曹孚
|
罗店
|
1929
|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教育学博士
|
公费和自费留学人员中从零散的个人资料,可知出国留学大致的情况:
1901年,多年在上海从事翻译的英国教士傅兰雅将陈锦涛、王宠惠等19人带往美国留学。同年,上海南洋公学首届毕业生曾崇鉴、李福荃、赵兴昌、胡振中等被派往美国留学;毕业于上海震旦学院马君武东渡日本留学,后在日本参加中国同盟会,1906年回国,任上海中国公学教务长,1924年受聘为上海大夏大学校长。中国社会党主要负责人江亢虎在1901年后多次赴日本、欧洲考察、留学和游历。1929年,他在上海创办南方大学,自任校长。孔祥熙于1901年赴美国留学,后曾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华书局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投资经营房地产。
李书城于1902年从上海赴日本留学,后加入中国同盟会。杨度赴日本入弘文书院,1903年再度留学日本,1904年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并从事爱国斗争,当李大钊被捕后,曾为营救李奔走。1901年邹容在上海江南制造局附设广方言馆补习日语,这年留学日本,进东京文书院学习并参加革命活动。1903年4月回到上海,5月因《苏报》案发被捕,1905年死于狱中。1902年,陶成章赴日本留学,先后入东京清华学校与成城学校,1904年归国,在上海参加中国教育会活动,同年10月与蔡元培等在上海组织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浙江军政参议会参议员。同年,丁文江留学日本,后转赴英国学习,1912年执教于上海南洋公学,1926年,被孙传芳委为淞沪督班公署总办。1902年鲁迅留学日本。同年,曹丽云、吴朱哲留学日本。
钱永铭于1903年官费留学日本。上海徐彭龄被派赴日本留学。
宋蔼龄于1904年赴美国留学。同年,上海南洋公学毕业生张景尧、侯士绾、王祥利、王春祺等12人派往比利时留学。上海陆梦熊、许其荣赴日本留学。上海嘉定顾维钧赴美国留学,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期间,先后担任哥伦比亚《旁观者》杂志新闻编辑,《哥伦比亚月刊》业务经理和《哥伦比亚》杂志编辑,后成为中国近代著名外交家。
上海实业学堂选派8人于1905年赴美国留学。同年,上海颜福庆赴美国留学。李叔同,18岁随父移居上海,参加新学界、书画界的活动。1901年就读南洋公学经法科。1905年赴日本留学,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美术,并入音乐习钢琴。1906年入同盟会,1910年回国,任天津模范工业学堂与上海城东女校教员。1912年在上海任《太平洋》文艺编辑、《美学杂志》主编,后削发出家。
马寅初于1907年赴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
宋庆龄、宋美龄于1908年自费赴美国留学,入卫斯理女子学校。同年,翁文灏等3人赴比利时留学。
中华民国成立后,国内的教育和出国留学都有发展,教育救国、科教救国也发展成为社会思潮,清末陆续创办的圣约翰大学、沪江大学等教会学校,规模扩大,学科也更齐全。始于清末勤工俭学的方式这时更为发展。上海还成立了留英同学会,法华教育会上海分会和上海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等机构。
董康于1912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上海任律师,并曾主持上海法学院工作。同年,苏梅(绿漪)赴法国留学,毕业于里昂大学,归国后曾任沪江大学教授。郁达夫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帝国大学,1923年回上海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编辑《创造》,1927年任教于上海法科大学。
李达于1913年赴日深造,1920年在沪参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共“一大”、“二大”代表,后在上海等地任教。同年,杨杏佛赴美国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学、经济学,参与组织中国科学社,出版《科学杂志》,1918年回国后主要在上海从事政治活动。
朱家骅于1914年在上海同济德文医学校肄业后进柏林矿科大学。
曾琦于1916年东渡留日,3年后转赴法国留学,1924年回国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学、同济大学。
崇明县汤惠荪于1917年留日。
杜善友于1918年赴菲律宾留学。同年,徐志摩赴美国留学,1919年获硕士学位,次年又赴英国留学,1922年回上海,1927~1929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
俞庆棠于1919年赴美国留学。同年,生于上海的蔡和森赴法国勤工俭学。
林语堂于1920年赴美国留学。次年得硕士学位,1924年又获德国莱席大学语言学博士,归国后在上海任职。同年,上海杨敷海赴德国留学。上海杨光泩获庚子赔款赴美国留学,1924年获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后长期在海外任职,1942年为日本侵略军杀害。
丰子恺于1921年赴东京留学,不久归国,在上海立达学校任教,后又在上海开明书局任职。同年,上海显荫留学日本。崇明孙琪瑞赴美国留学。
黄仁霖于1922年赴美国留学。
霍宝树于1923年赴美国留学。同年,潘玉良(亦名张玉良)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肄业,赴法国留学,后侨居法国。
英千里于1924年赴英国留学。同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求学的马约翰,赴美国春田大学深造,获体育硕士学位。
王造时于1925年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后转入伦敦经济学院,研究国际政治,1930年回国,任上海英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政治系主任。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主张抗日。1933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宣传员,1934年参与发起组织上海大学教授抗日救国会。1935年,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常务理事兼宣传部长,长期在上海任教职。
上海吴蕴瑞于1927年官费赴美国留学。同年,南汇县傅雷赴法国留学,后成为著名翻译家。
李公朴于1928年沪江大学毕业,赴美国留学。归国后执教于上海,1935年任上海各界救国会执行委员。
金山县金再鑫于1930年赴德国留学,获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后,在北京师大等大学执教。同年,南汇周方白偕妻子陆传纹赴法国巴黎和比利时攻读美术,成为比利时皇家美术学会会员,后归国执教。
严庆龄于1931年赴德国留学。
金山县叶雪安于1934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奉贤包禅生赴苏联莫斯科大学留学,侨居近20年,于1953年携眷归国,任职于教育部。南汇李翠贞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毕业,即赴英国深造。
上海薛光前于1935年赴意大利留学。同年,王守恒赴美国留学,归国后,长期在上海任职。陈孚华赴美国,后获密西根大学土木系学士、硕士学位,并成为著名华人工程师。
吴健雄于1936年赴美国留学,后执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成为著名物理学家,多次获科学奖。
崇明县王栋于1937年派赴英国留学。同年,上海沈瑗盿赴美国留学。吴桓光赴欧洲进修、研究,1946年回上海任职。
崇明县赵国华于1938年奉派前往英国留学。
上海谭小麟于1939年赴美国留学。
王安于1945年公费留学美国,后成著名的王安电脑公司创始人。同年,朱既明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后,留学英国剑桥大学,后在伦敦从事研究工作,1951年归国。
在上海念小学、中学的李政道,后为西南联大的二年级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公费生,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1956年他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奖。
朱剑华等人于1947年赴美国留学。同年,12岁的董麟及其哥哥董元、姐姐董光光、董旺旺,在执教于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的母亲王端娴的陪伴下赴美国留学。
侯元庆于1948年赴美国留学,毕业后在美国就职,1958年回国,先在复旦大学,后在上海科技大学任教。同年,上海张忠谋,在南洋模范中学毕业后赴香港,随后入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等大学深造,之后任美国通用仪器总公司总裁。
金山县高锟于1949年初赴香港就读于圣约翰书院,后转入英国伦敦大学深造,相继获得学士、博士学位,并在英国就职,1987年回香港任中文大学校长。同年,上海莫若愚,大学毕业即赴美国深造。上海韦潜光留学美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有公费、自费两种留学类型,但公费生除极少数例外,一般只派往苏联、东欧诸国和朝鲜、古巴、越南等国。到60年代中期,共约派出万余人。自费生人数不多,东道国以美国为主,少量的前往香港或日本。
郑宗锷于1950年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后,被选送美国宾西法尼亚医学院深造,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在大学任教和从医。
南汇傅聪于1954年赴波兰深造,后移居英国成为著名华人钢琴家。从小在上海生活、学习的钱煦赴美国留学。
南汇王士孚于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赴香港大学医学院和英国皇家医学院深造,后返回香港大学任教。
孙穗芳于1959年赴香港大学深造,1965年又赴夏威夷太平洋大学继续深造,尔后定居于夏威夷州檀香山,任建筑设计师。
林南于1963年赴日本留学,后成为林氏制业公司董事长。
1978年,国家推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后,上海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留学高潮。1979~1993年间,上海公费、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共有63562人。
1979~1993年6月上海公费出国留学情况表
留学东道国
|
人次
|
合计
|
9743
|
美国
|
4688
|
加拿大
|
564
|
英国
|
700
|
德国
|
1118
|
日本
|
993
|
法国和澳大利亚
|
658
|
其他地区及国家
|
1022
|
说明:(1)上表统计数字尚不包括上海各大学自行选派的公费(大学自筹)生。
(2)1982~1983年上海赴各国和港澳地区自费留学共13000人(未分国别和地区)。
1987~1993年9月上海自费出国留学情况表
留学东道国
|
人次
|
合计
|
40819
|
美国
|
18705
|
加拿大
|
4780
|
英国、爱尔兰
|
1287
|
德国
|
1954
|
法国
|
538
|
欧洲其他国家(不含东欧)
|
1479
|
俄罗斯、东欧各国
|
80
|
大洋洲
|
4000
|
拉丁美洲
|
70
|
西亚、非洲
|
20
|
日本
|
7000
|
东南亚各国
|
9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