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留美幼童
1853年,就读于上海王家码头教会学塾的吴虹玉,随美国贝里舰队赴美国留学。这是迄今所知见于记载的上海人出国留学的第一人。
1872~1875年间清政府选派120名12岁左右的“留美幼童”,其中上海籍的有18人。这是上海早期的一批出洋学子。当时中国日益深入地卷入国际事务,迫切需要一批掌握外国的语言,了解外国情形的人才,虽然于京师、上海、广州开办了同文馆或广方言馆,但远不能适应复杂的外交事务之需。随着18世纪60年代中期洋务派主持的军事、民用企业的陆续创办,又急需一批掌握国外先进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科技人员。洋务派认为选派聪颖幼童赴外国学习各种科学技术,业成归来,在国内分科传授,中国便可以掌握西人之长技。于是在留学归来的容闳极力促进下,1870年冬清政府批准了选派幼童出国留学的请求。同时,决定分4批,每批招30人,在上海山东路外万国公墓对面开办一所留美预备学堂(亦称“出洋局”),幼童在该学堂学习一年中文、英文,考试合格再赴美留学。1871年春,经容闳四处奔波才招满第一批30人。次年夏,30人考试合格,于8月11日从上海出发。1873年6月12日,第二批幼童出发(还有7名自费生同行);1874年9月19日,第三批幼童出发;1875年10月14日,第四批幼童出发(还有3名自费生同行)。
1872~1875年清政府派遣赴美留学的120名幼童情况简表
|
姓名
|
籍贯
|
出国时年龄
|
姓名
|
籍贯
|
出国时年龄
|
姓名
|
籍贯
|
出国时年龄
|
第一批
|
曾笃慕
|
广东
|
16
|
欧阳庚
|
广东
|
14
|
钟进成
|
广东
|
14
|
黄仲良
|
广东
|
15
|
客尚谦
|
广东
|
10
|
陈荣贵
|
广东
|
14
|
梁敦彦
|
广东
|
15
|
何廷梁
|
广东
|
13
|
石锦堂
|
山东
|
14
|
陆永泉
|
广东
|
14
|
陈钜镛
|
广东
|
13
|
程大器
|
广东
|
14
|
邓士聪
|
广东
|
14
|
黄锡宝
|
福建
|
13
|
钱文魁
|
江苏上海
|
不详
|
蔡绍基
|
广东
|
14
|
钟文耀
|
广东
|
13
|
牛尚周
|
江苏嘉定
|
11
|
蔡锦章
|
广东
|
14
|
詹天佑
|
安徽
|
12
|
谭耀勋
|
广东
|
11
|
黄开甲
|
广东
|
13
|
曹吉福
|
江苏川沙
|
13
|
吴仰曾
|
广东
|
11
|
张仁康
|
广东
|
13
|
罗国瑞
|
广东
|
12
|
邝荣光
|
广东
|
10
|
史锦镛
|
广东
|
15
|
刘家照
|
广东
|
12
|
潘铭钟
|
广东
|
11
|
第二批
|
容尚勤
|
广东
|
14
|
吴应科
|
广东
|
14
|
李恩富
|
广东
|
13
|
王凤阶
|
浙江
|
14
|
梁金荣
|
广东
|
14
|
卓仁志
|
广东
|
12
|
苏锐钊
|
广东
|
14
|
吴仲贤
|
广东
|
14
|
张祥和
|
江苏吴县
|
11
|
陈乾生
|
浙江
|
14
|
李桂攀
|
广东
|
14
|
梁普时
|
广东
|
11
|
丁崇吉
|
浙江
|
14
|
宋文翙
|
广东
|
13
|
王良登
|
浙江
|
13
|
唐国安
|
广东
|
14
|
邝景垣
|
广东
|
13
|
蔡廷千
|
广东
|
13
|
邝咏钟
|
广东
|
13
|
黄有章
|
广东
|
13
|
温秉忠
|
广东
|
12
|
方伯梁
|
广东
|
13
|
邓桂廷
|
广东
|
13
|
张有恭
|
广东
|
12
|
陆锡贵
|
江苏上海
|
13
|
梁普照
|
广东
|
13
|
陈珮瑚
|
广东
|
11
|
曾溥
|
广东
|
不详
|
唐元堪
|
广东
|
13
|
容揆
|
广东
|
14
|
第三批
|
唐绍仪
|
广东
|
12
|
康庚龄
|
江苏上海
|
12
|
吴敬荣①
|
安徽
|
11
|
周长龄
|
广东
|
14
|
林沛泉
|
广东
|
12
|
宦维城
|
江苏丹徒
|
10
|
杨兆楠
|
广东
|
13
|
袁长坤
|
浙江
|
12
|
朱锡缓
|
江苏上海
|
10
|
唐致尧
|
广东
|
13
|
徐之煊
|
广东
|
12
|
程大业
|
安徽
|
12
|
黄季良
|
广东
|
13
|
曹嘉爵
|
广东
|
12
|
周万鹏
|
江苏宝山
|
11
|
祁祖彝
|
江苏上海
|
12
|
孙广明
|
浙江
|
14
|
卢祖华
|
广东
|
11
|
梁如浩
|
广东
|
12
|
朱宝奎
|
江苏常州
|
13
|
曹嘉祥
|
广东
|
11
|
薛有福
|
福建
|
12
|
邝景扬
|
广东
|
13
|
容耀垣
|
广东
|
10
|
沈嘉树
|
江苏金山
|
11
|
郑廷襄
|
广东
|
13
|
曹茂祥
|
江苏上海
|
10
|
徐振鹏
|
广东
|
11
|
邝贤俦
|
广东
|
12
|
杨昌龄
|
广东
|
12
|
第四批
|
林联辉
|
广东
|
15
|
唐荣浩
|
广东
|
13
|
沈寿昌
|
江苏上海
|
11
|
唐荣俊
|
广东
|
14
|
刘玉麟
|
广东
|
13
|
周传谏
|
江苏嘉定
|
11
|
陈福增
|
广东
|
14
|
陈绍昌
|
广东
|
13
|
王仁彬
|
江苏吴县
|
12
|
吴焕荣
|
江苏武进
|
13
|
黄耀昌
|
广东
|
13
|
陶廷庚
|
广东
|
12
|
黄祖莲
|
安徽
|
13
|
邝国光
|
广东
|
13
|
盛文扬
|
广东
|
12
|
周传谔
|
江苏嘉定
|
13
|
梁丕旭
|
广东
|
12
|
梁金鳌
|
广东
|
11
|
金大廷
|
江苏宝山
|
13
|
吴其藻
|
广东
|
12
|
潘斯炽
|
广东
|
11
|
陆德彰
|
江苏川沙
|
13
|
冯炳忠
|
广东
|
12
|
谭耀芸
|
广东
|
10
|
沈德耀
|
浙江
|
14
|
陈金揆②
|
广东
|
12
|
沈德辉
|
浙江
|
12
|
林联盛
|
广东
|
14
|
朱汝金
|
江苏华亭
|
11
|
邝炳光
|
广东
|
13
|
说明:①吴敬荣,据《宝山县续志》(民国)、新编《宝山县志》记载,生于宝山县。祖籍安徽。
②陈金揆,据《宝山县续志》(民国)、新编《宝山县志》记载,生于宝山县江湾镇,祖籍广东。
4批幼童,最大的年龄为16岁,最小的10岁,十三四岁的占大多数。其籍贯,广东84人,占70%;江苏21人,占17.5%;浙江8人,占6.7%;安徽4人,占3.3%;福建2人,占1.7%;山东1人,占0.8%。其中,属于上海市共有16人。
到19世纪末年,尚有零星出洋留学的9人。他们是:
1876年,少年时随家人定居上海的马建忠,从上海被派赴法国留学,并在驻法公使馆实习。
1893年,少年时在上海的施肇基,赴美国留学,1931年为中国驻国联代表。
1894年,松江杨白民赴日本攻读女子教育学科。
1895年,生于上海的颜惠庆,赴美国留学,毕业于弗吉尼亚大学,成长为著名的外交家。
1898年,上海钮永建被派赴日本留学。嘉定周湘流亡日本,后转赴西欧习西洋画。上海县金庆章赴日本学习法科。
1900年,上海曹汝霖赴日本留学。同年,范旭东赴日本留学,1914年任天津久大盐业总公司上海发行所总经理,后成为中国著名的化工企业家。
二、公费、自费生
清末,新政宣布废科举、设学校、奖励留学,并推行官费留学政策,出洋留学逐成高潮。1904年驻美公使梁诚多次向美国政府交涉退还庚子赔款余额及已收部分的利息。1908年5月,美国国会正式通过将庚子赔款剩余部分(本息共约1841万美元)退还中国,并与清政府商定用于派遣学生赴美留学。于是从1909年起庚子赔款赴美留学生骤增。后来法、英、日、比、意、荷等国迫于形势,在1922~1925年间相继同意将庚子赔款余额退还中国作为文教事业等之用。1910年旅美学务处宣布,成绩优秀的二年级以上留美自费生,可申请每年500~1000美元的官费资助,自费留学者又多起来了,直到1924年美国实行新移民律,人数才有所减少。
留欧学生,因国内政局动荡,经费难以保证,官费生纷纷返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火纷飞,路途不宁。但协约国劳力紧张,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勤工俭学方式。1919年3月,第一批勤工俭学留学生90余人从上海登船赴欧,直至1921年11月13日,留法勤工俭学学生104人被强行遣返而告终。
据留美学生年报,对1903~1911年间上海留美学生的统计,总共76人,内官费56人,自费19人,未登记“费别”者1人。
1903~1911年上海留美学生情况表
姓名
|
籍贯
|
母校
|
到美年月
|
在读校名
|
学科
|
毕业年份
|
王震
|
江苏上海
|
南洋中学
|
1909
|
Michigan
|
化学工程
|
1912
|
王仁辅
|
江苏昆山
|
江苏昆山
|
1909.11
|
Harvard
|
数理
|
1913
|
王彦祖
|
广东广州
|
圣约翰大学
|
1910
|
Cornell
|
农学
|
1914
|
卞寿孙
|
江苏仪征
|
震旦学院
|
1906.12
|
Brown
|
文学
|
1912
|
甘纯启
|
江苏嘉定
|
北京清华
|
1911.9
|
Illinois
|
商学
|
1915
|
朱庭祺
|
江苏上海
|
北洋大学
|
1906.7
|
Harvard
|
理财
|
1912
|
朱复
|
江苏嘉定
|
苏省铁路
|
1909.12
|
Lehigh
|
土木工程
|
1913
|
朱惟杰
|
江苏南汇
|
南洋中学
|
1909.11
|
Illinois
|
化学工程
|
1913
|
江山寿
|
江苏嘉定
|
圣约翰大学
|
1911.9
|
Illinois
|
陶学
|
1915
|
李谦若
|
江苏吴县
|
复旦公学
|
1907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2
|
李松涛
|
江苏上海
|
约翰大学
|
1910
|
Wisconsin
|
教育
|
1913
|
李进隆
|
湖南湘乡
|
复旦公学
|
1909
|
Norwich
|
土木工程
|
1914
|
沈祖伟
|
浙江吴兴
|
约翰大学
|
1910
|
Michigan
|
土木工程
|
1914
|
林彪
|
广东香山
|
约翰大学
|
1909
|
Wisconsin
|
政治
|
1912
|
林亮功
|
浙江瑞安
|
复旦公学
|
1908
|
Cornell
|
政治理财
|
1912
|
林诚
|
广东番禺
|
约翰大学
|
1911
|
Virginia
|
土木工程
|
1915
|
周开基
|
江苏上海
|
南洋中学
|
1908
|
Columbia
|
矿学
|
1912
|
周思敬
|
江苏宝山
|
约翰大学
|
1906
|
Yale
|
土木工程
|
1914
|
周明玉
|
浙江宁波
|
约翰大学
|
1910
|
Virginia
|
医学
|
1915
|
吴月娥
|
江苏上海
|
上海中西女塾
|
1910
|
La Grange College
|
音乐
|
|
胡刚复
|
江苏无锡
|
震旦学院
|
1909
|
Harvard
|
文学
|
1913
|
胡适
|
安徽绩溪
|
上海中国新公学
|
1910
|
Cornell
|
农学
|
1914
|
施厚元
|
浙江钱塘
|
约翰大学
|
1910
|
La Ayette College
|
土木工程
|
1912
|
施鎣
|
江苏上海
|
南洋大学
|
1910
|
Boston
|
造船
|
1914
|
范永增
|
江苏上海
|
南洋大学
|
1909
|
Boston
|
卫生工程
|
1913
|
计大雄
|
江苏南汇
|
南洋大学
|
1910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4
|
高大纲
|
江苏上海
|
上海青年会
|
1911
|
Wisconsin
|
机械工程
|
1915
|
唐宝桐
|
江苏上海
|
|
1903
|
Boston Tech
|
土木工程
|
1912
|
唐悦良
|
广东
|
约翰大学
|
1909
|
Yale
|
|
1913
|
唐康年
|
江苏上海
|
|
1907
|
Highland Military Acad
|
陆军
|
1913
|
唐虞杰
|
广东香山
|
上海广肇学堂
|
1905
|
Illinois
|
农学
|
1915
|
徐然
|
浙江宁波
|
约翰大学
|
1910
|
Wisconsin
|
教育
|
1913
|
徐尚
|
浙江宁波
|
约翰大学
|
1910
|
Illinois
|
电机工程
|
1914
|
徐仁锖
|
江苏宜兴
|
复旦公学
|
1911
|
Wisconsin
|
哲学
|
1914
|
徐书
|
江苏无锡
|
约翰大学
|
1911
|
Purdue
|
电机工程
|
1915
|
韦颂冠
|
广东
|
约翰大学
|
1907
|
Cornell
|
农学
|
1913
|
倪锡纯
|
江苏上海
|
约翰大学
|
1907
|
Syracuse
|
土木工程
|
1912
|
凌道扬
|
广东新安
|
约翰大学
|
1909.11
|
Mass Agric College
|
森林
|
1912
|
陈樸
|
湖南
|
复旦公学
|
1909
|
|
商学
|
1913
|
陈英梅
|
广东
|
上海中西女塾
|
1905
|
Wellesley
|
文学
|
1913
|
陈承栻
|
福建福州
|
复旦公学
|
1911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5
|
孙启廉
|
湖北汉阳
|
约翰大学
|
1909
|
Syracuse
|
法律
|
1914
|
孙学悟
|
山东
|
约翰大学
|
1911
|
John Hopkin’s
|
格致
|
1915
|
孙德卿
|
浙江仁和
|
约翰大学
|
1909
|
Columbia
|
|
|
郭秉文
|
江苏上海
|
清心书院
|
1906
|
Columbia
|
教育管理
|
1913
|
郭守纯
|
广东潮阳
|
约翰大学
|
1910
|
Cornell
|
农学
|
1914
|
陆宝淦
|
江苏常熟
|
复旦公学
|
1909.11
|
Illinois
|
农学
|
1913.2
|
陆守经
|
江苏上海
|
复旦公学
|
1911
|
Wisconsin
|
政治
|
1914
|
陆鸿棠
|
江苏上海
|
清华学堂
|
1911
|
Michigan
|
建筑
|
1915
|
曹云祥
|
浙江秀水
|
约翰大学
|
1907
|
Harvard
|
理财
|
|
张善扬
|
浙江湖州
|
复旦公学
|
1908
|
Cornell
|
机械工程
|
1912
|
张文廷
|
江苏无锡
|
约翰大学
|
1909
|
Illinois
|
农学
|
1912
|
张福良
|
江苏无锡
|
约翰大学
|
1909
|
Yale
|
森林
|
1913
|
张谟实
|
浙江荆州
|
武昌文普通学堂
|
1909
|
Boston Tech
|
矿学
|
1915
|
黄锡赓
|
江西九江
|
约翰大学
|
1908
|
Lehigh
|
矿工
|
1911
|
黄明道
|
广东香山
|
约翰大学
|
1911
|
Wisconsin
|
理财
|
1914
|
程义藻
|
苏吴县
|
约翰大学
|
1909
|
Cornell
|
机械工程
|
1913
|
程义法
|
江苏吴县
|
约翰大学
|
1909
|
Colorado
|
矿工
|
1914
|
傅眞
|
四川巴县
|
复旦公学
|
1910.9
|
Colorado
|
矿工
|
1914
|
曾昭权
|
湖南湘乡
|
复旦公学
|
1909
|
Warwich Nilitary College
|
电学工程
|
1914
|
杨永言
|
江苏嘉定
|
南洋大学
|
1909
|
Illinois
|
农学
|
1913
|
杨锡仁
|
江苏上海
|
南洋中学
|
1910
|
Worcester
|
电机工程
|
1914
|
杨孝述
|
江苏华亭
|
南洋大学
|
1911
|
Cornell
|
机械工程
|
1915
|
杨卓
|
江苏上海
|
北洋大学
|
1911
|
|
|
|
虞振镛
|
浙江慈溪
|
圣约翰大学
|
1911
|
Illinois
|
农学
|
1915
|
邓宗瀛
|
贵州贵筑
|
约翰大学
|
1911.9
|
Wisconsin
|
政治
|
1915
|
刘仲端
|
江苏阳湖
|
圣约翰大学
|
1907.7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2
|
刘廷芳
|
浙江永嘉
|
圣约翰大学
|
1910.10
|
Geogia
|
文学
|
1914
|
蔡光勚
|
浙江石门
|
圣约翰大学
|
1908
|
Cornell
|
土木工程
|
1912
|
钱崇澍
|
浙江海宁
|
南洋中学
|
1910
|
Illinois
|
农学
|
1914
|
卢丙玉
|
广东香山
|
圣约翰大学
|
1909
|
Springfield Technical High School
|
|
1912
|
穆湘玥
|
江苏上海
|
|
1909
|
Illinois
|
农学
|
1913
|
谢兆基
|
浙江乌程
|
圣约翰大学
|
1909
|
Columbia
|
化学工程
|
1914
|
应尚德
|
浙江奉化
|
上海中西画院
|
|
Columbia
|
|
1912
|
归润庠
|
江苏上海
|
约翰大学
|
1909
|
Theological Seminary N.Y
|
神学
|
|
邝煦堃
|
广东
|
约翰大学
|
1909
|
Princeton
|
|
1914
|
说明:(1)资料来源:《留美学生年报》。
(2)查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登记表,以下3人在籍贯栏填写的籍贯与本表不同:杨锡仁“江苏震泽”,施鎣“江苏吴县”,周开基“江苏吴县”。另:张谟实在本表的母校栏填为“武昌文普通学堂”,而在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登记表则填为“约翰书院”,籍贯栏填为“浙江鄞县”。
第二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1910年)中有22人是原籍上海或从上海各学校毕业后赴美的。
1910年第二次庚子赔款上海留美学生情况表
姓名
|
籍贯
|
母校
|
到美年份
|
学科
|
徐志芗
|
浙江定海
|
约翰书院
|
1910
|
机电
|
谭颂瀛
|
广西苍梧
|
上海南洋中学
|
1910
|
炼钢化学
|
陈天骥
|
浙江海盐
|
约翰书院
|
1910
|
土木
|
路敏行
|
江苏宜兴
|
复旦公学
|
1910
|
化工
|
周象贤
|
浙江定海
|
上海高等实业
|
1910
|
卫生工程
|
徐志诚
|
浙江定海
|
约翰书院
|
1910
|
教育、社会
|
程延庆
|
江苏震泽
|
约翰书院
|
1910
|
化学
|
郑达宸
|
江苏江阴
|
复旦公学
|
1910
|
采矿
|
席德炯
|
江苏吴县
|
上海实业
|
1910
|
采矿
|
王松海
|
江苏丹徒
|
约翰书院
|
1910
|
机械
|
杨维桢
|
四川新津
|
复旦公学
|
1910
|
采矿
|
施赞元
|
浙江钱塘
|
约翰书院
|
1910
|
医学
|
胡宣明
|
福建龙溪
|
约翰书院
|
1910
|
医、公共卫生
|
王裕震
|
江苏上海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
|
已在美
|
化工
|
柯懋
|
浙江平湖
|
上海南洋公学
|
1910
|
化工
|
过宪先
|
江苏金匮
|
上海高等实业
|
1910
|
农科
|
邝翼
|
广东番禺
|
约翰书院
|
1910
|
采矿
|
计大雄
|
江苏南汇
|
上海高等实业
|
1910
|
土木
|
陆元昌
|
江苏吴县
|
上海南洋中学
|
1910
|
铁道工程
|
周铭
|
江苏泰兴
|
上海高等实业
|
1910
|
化学
|
庄俊
|
江苏上海
|
唐山路矿
|
1910
|
建筑
|
何斌
|
江苏上海
|
浙江育英高等
|
1910
|
政治
|
说明:从第一次庚子赔款留美学生(1909年)的登记表中,尚有江苏青浦人方红裕1人。
根据上海、嘉定、川沙、青浦和宝山县志的统计,5县共有留学生128人。
1880~1934年上海、嘉定、川沙、青浦4县留学毕业生情况表
姓名
|
毕业大学及学科
|
所得学位
|
毕业年份
|
地区
|
朱炎
|
比利时黎业斯省国立大学理科
|
理化学博士
|
1911
|
上海县
|
李纯圭
|
美国华白虚大学
|
学士
|
1912
|
上海县
|
穆湘
|
美国伊历偌大学塔克宁农工专修学校
|
农学士硕士
|
1913
|
上海县
|
范永增
|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科
|
学士硕士
|
1913~1914
|
上海县
|
杨卓
|
美国理海大学矿冶科
|
矿冶科硕士
|
1914
|
上海县
|
朱友渔
|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
博士
|
1914
|
上海县
|
王彝照
|
英国力勤德大学院
|
工硕士
|
|
上海县
|
王乙照
|
英国力勤德大学院
|
工硕士
|
|
上海县
|
陈寿清
|
比利时岗士大学
|
工硕士
|
1914
|
上海县
|
沈宝善
|
美国华盛顿大学
|
外交政治硕士
|
|
上海县
|
朱文俊
|
日本东京日本大学专门部法律科
|
法学士
|
1916
|
上海县
|
何杰才
|
美国哈佛、耶鲁大学
|
硕士学士
|
1917
|
上海县
|
夏全绶
|
美国康乃尔大学工程科
|
硕士
|
1922
|
上海县
|
王国钧
|
美国普仁斯顿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
学士
硕士
|
1918
1919
|
上海县
|
周增奎
|
美国意利诺大学陶磁化学工程
美国薛赖保斯大学商科
|
硕士
博士
|
1920
1922
|
上海县
|
张谦吉
|
日本帝国大学农科大学
|
农学士
|
1919
|
上海县
|
凌其峻
|
美国哇海哇大学陶业工程
|
学士
|
1919
|
上海县
|
叶鸿眷
|
美国芝加哥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
|
学士
硕士、博士
|
1920
1922~1923
|
上海县
|
金汤
|
美国康乃尔大学土木科
|
硕士
|
1919
|
上海县
|
胡文柄
|
法国巴黎大学院经济科
|
经济博士
|
1922
|
上海县
|
王恩洪
|
美国乔其华盛顿大学经济科
|
硕士
|
1921
|
上海县
|
何其荣
|
美国哥罗拉度省立大学教育科
|
学士、硕士
|
1921
|
上海县
|
陈师経
|
美国麻省罗威尔大学
|
化学士
|
1922
|
上海县
|
唐在均
|
美国伊癚克埠康乃尔大学农科
|
硕士
|
1923
|
上海县
|
陈鹤鸣
|
德国佛郎府大学
|
学士
|
1923
|
上海县
|
倪尚达
|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电机科
|
理学士
|
1923
|
上海县
|
黄洁
|
美国普渡大学机械科
|
硕士
|
1926
|
上海县
|
李开弟
|
英国孟却斯德茂卫电机厂
|
技术师
|
1928
|
上海县
|
钱端升
|
美国哈佛大学
|
经济博士
|
1924
|
上海县
|
张奎
|
日本帝国大学应用化学科
|
|
1940
|
上海县
|
朱葆芬
|
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工程科
|
工程师
|
1909
|
上海县
|
贾丰臻
|
日本东洋大学哲学教育专门部
|
|
1913
|
上海县
|
贾观仁
|
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科
|
|
1915
|
上海县
|
朱蓉锦
|
日本长崎医学专门学校
|
|
1915
|
上海县
|
夏建安
|
日本大阪医科大学
|
|
1917
|
上海县
|
乔履祥
|
日本富山药学专门学校
|
|
1917
|
上海县
|
汪尊美
|
日本大阪医科大学内科
|
|
1918
|
上海县
|
汪煜衡
|
日本大阪医科大学
|
|
1918
|
上海县
|
瞿绍衡
|
日本大阪医科大学内科
|
|
1918
|
上海县
|
彭溶
|
日本大阪齿科专门学校
|
|
1919
|
上海县
|
徐镇东
|
法国都鲁士大学农科
|
|
1919
|
上海县
|
王守善
|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工科
|
|
1905
|
嘉定县
|
王宰善
|
日本高等商业学校商科
|
|
1905
|
嘉定县
|
廖世纶
|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工科
|
|
1907
|
嘉定县
|
徐家瑞
|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工科
|
|
1908
|
嘉定县
|
何竣业
|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经济科
|
|
1909
|
嘉定县
|
廖世功
|
法国法政大学法政科
|
|
1913
|
嘉定县
|
金寿康
|
日本高等工业学校工科
|
|
1914
|
嘉定县
|
赵庆杰
|
美国辟士堡大学冶金科
|
硕士
|
1923
|
川沙县
|
吴庆衍
|
美国康乃尔大学机械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