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gif (9193 bytes)

1d.gif (17805 bytes)

施则敬精神遗产与“红十字”一起放光

2014-03-04  吴江日报 

    今年是震泽施则敬(18551924)先生逝世90周年,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创办11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对施则敬留下的精神遗产进行探讨,不无裨益。

  今年是震泽施则敬(18551924)先生逝世90周年,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创办11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对施则敬留下的精神遗产进行探讨,不无裨益。

  虽然学界对于中国红十字会的成立年份尚有不少学术探讨,但近年来,以苏州大学池子华教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将1904310日在上海成立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作为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的标志性事件,强调红十字会组织的历史传承,已成定论。

  说起来,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成立,直接原因竟然是当年在我国东北爆发的日俄战争。190428日,老牌帝国主义沙皇俄国与东亚新兴崛起的日本在东三省开战,东北同胞惨遭兵燹。由于没有加入《日内瓦公约》,清政府一直未能创办自己的红十字会组织,即使创办,也难以获得交战国认可。

  在这种特殊情况下,190433日,在施则敬的鼎力邀请下,上海各界绅商济济一堂,共议筹组东三省红十字普济善会,会上议定草创章程三十三条。随后经沈敦和与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发起,由吕海寰、盛宣怀、施则敬等约集上海官绅与英、法、德、美等国驻沪机构代表商议,由五国合办红十字会,其名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

  310日,五国合办并以中国为主的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正式宣告成立。施则敬与沈敦和一起,在总共9名办事董事中占据了两席。

  由于早年跟随父亲到全国各地四处赈灾的特殊经历,又在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成立过程中鼎力相助,复又对中国红十字会事业的规范和完善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施则敬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之一和中国红十字会事业的先驱,将自己的名字永远留在了近代史以及中国红十字会史上。

从施则敬个人成长轨迹看,他为什么能够在红十字会事业中作出那么大的贡献?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以下三项启示。

    今年是震泽施则敬(18551924)先生逝世90周年,也是中国红十字会创办11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对施则敬留下的精神遗产进行探讨,不无裨益。

  良好家风的影响。震泽施氏明末清初自浙江钱塘迁居震泽后,累代为江南望族。近代以来,更是人才辈出。晚清名流、闽县陈宝琛在《吴江施氏义庄记》中记载,施则敬的父辈十分崇拜范仲淹开创的义庄事业,希望自己的家族也能开办施氏义庄,惠及乡里。在此试举一例:

  1923年,由施则敬的堂弟施肇基、施肇曾出资创办的私立震属初级中学(江苏省震泽中学前身)成立,1933年在校内附设私立育英高级中学。1934年夏天,吴江遭遇大旱,经济衰落,私立育英高中招收高一年级男女学生50名,考虑到社会经济状况,校董会董事长施肇曾在当地媒体上刊登启事,宣布学费全免。

  在这种行善家风中熏陶出来的施则敬及施氏门人,自小就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家风传承。上述这种行善例子,只是施氏家族在地方上行善的一个缩影。

  儒家价值观的影响。施则敬这一代的晚清士绅,由于接受的还是传统教育,深受传统儒家价值观的影响。如果说创办义庄等,还是自然而然的“亲亲”的表现,那么,走遍大江南北、救民于水火之中,则是“仁民”的体现了。笔者一直有一个观点,即中国红十字会固然创始于1904年,但施则敬所从事的红十字事业,实际上早在他青年时代跟随父亲去各地赈灾时就已开始了。对于施则敬来说,晚年投身于中国红十字会事业,也是早年践行儒家“亲亲仁民”价值观的延续,其衔接是自然而顺畅的。

  国际规范的影响。施则敬对中国红十字会事业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他捐钱捐物,甚至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四处募捐,他更为人所称道的贡献,是对中国红十字会规范运作的贡献。施则敬长期担任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的会计,在他任内,所有的账目一清二楚,款项的流向十分明白。东三省救济结束后,施则敬将中外捐助款项的来龙去脉,一一造册公布,为中外所拜服。一方面我们固然可以说,这是施则敬个人素养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万国红十字会自成立起,就受到万众瞩目,因此类似账目等明细以及各项章程、运作,须与国际规范接轨,如此才能保持红十字会的永续生命力。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更多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