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gif (9193 bytes)

1d.gif (17805 bytes)

无锡国学专修

(创建和早期发展)

吴澎南 2011-12(本网2017-09-20转出)

[摘要]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简称无锡国专,原名无锡国学专修馆,始创于1920年底,发起并出资建馆者为施肇曾,馆长为唐文治.在该校的创办及最初数年间,得到了无锡当地商绅的大力支持,度过了初创时期的难关.该校以国学为专科,"正人心,救民命"为办学宗旨,历时3O,培养一批宝贵的国学专门人才.1927,无锡国专改制,并更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院,不久易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此后国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迎来她的"鼎盛时期".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又称无锡国专或国专,20世纪2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期间甚为有名.毫无疑问该校为保存,接续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但是,由于历史诸多原因,如今社会上知其无锡国专名者甚为寥寥,在学界也是只闻其名,似曾相识.本文拟以与无锡国专初创期间关系密切的主要人物为线索,将无锡国专初创的历史简要地呈现,惟祈抛砖之功.

,施肇曾与无锡国学专修馆的创办

无锡国专经历了初创和早期发展时期,全盛时期,抗战期间的流浪内迁时期以及沪,锡国专并立时期等历史阶段.无锡国专始创于1920年底,其初创和早期发展时期为1920年至1927.在所有关于创建无锡国学专修馆的回忆文章和为数零星的学术论文中,几乎都忽略了施肇曾其人.但此人却是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以下简称无锡国专)创办时期的唯一出资者,也是创建国专的发起人.

施肇曾(18671945),字鹿珊,号省之,祖籍浙江钱塘.其先祖于清初迁居江苏震泽镇.其家世代急公好义,乐善好施.祖父右娱公"敦行积学,慨然有慕于范文正公之为人","倾赀以助赈","凡孤嫠茕独接于前者,其危难如己在厄".伯父少钦公"继起以信义为当代所重","义声震天下"._1其父字静安,"与乃兄少钦公种善树德,有志于时","凡有贫空来求者,靡不分金指困,如其愿以6()".~2]492从兄施则敬(18551924),号子英,光绪元年江苏省乙亥年乡试中举,丁丑年以第一名考取咸安宫官学汉教习,取候补知县资格.因在山东参与治理黄河,永定河等有功,仕途颇畅,先后在山东,顺直,江苏,安徽等地抗洪赈灾,历任知府,道员.由于在抗洪赈灾中多有作为,被推荐负责创办中国红十字会,并任首任会长.1917年在上海创办上海贫儿院,晚年,不顾身体老迈虚弱,仍为北方五省赈灾奔走出力.他思想开明,"念时变日亟,遣诸弟诸子负笈海外,学成而归者十余人".L1施肇曾便是其中之一.

施肇曾幼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稍长,就读于上海圣约翰书院,并在上海电报学校专学英语及时事,故于中西学具有一定根底.唐文治称其"髫龄嗜学,读四书五经外,旁逮怯卢文字,罔不覃思精研,探厥奥窒.~[21494青年时代,他与施家子弟一起,经常奔赴全国各地进行义赈救灾,不仅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才干,也长了见识,更加了解中国社会.

光绪十九年(1893),他随杨儒出使美国,后就任中国驻纽约正领事.亲眼目睹中西之别,"阅历既深,爰拟采他国之长,以补吾国之绌"..光绪二十四年(1898)归国,先后以重要组织者身份参加了中国早期铁路建设工程,任沪宁铁路总办,沪杭甬铁路总办,京汉铁路南段会办.1912,又任陇海铁路局局长,督办陇秦豫铁路事宜.在与西人的谈判中,他不卑不亢,据理力争,"折冲坛坫,不竞不觫,用是敦粲辑睦,卒保主权"[2]494为中国铁路交通事业做出了一定贡献.令人钦佩的是,当时很多人在督办铁路时,"争揽路权,视为利薮",他仍能保持洁身自好,一心以事业为重.1920年起,他先后出任驻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巴东市,英国伦敦,新加坡,葡属帝汶岛等地领事,尽其所能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施氏生平热心社会公益,首先是教育事业,除独自出资创建无锡国学专修馆外,1923年与其胞弟施肇基一同出资两万银元,在其家乡江苏省震泽(即现在吴江市震泽镇)创办震泽中学,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管理,培养家乡子弟,拟从根底上促进家乡的发展.直至1937年抗战爆发,学校被迫关闭.1938,他又在上海创办育英中学和附属育英小学.与此同时,还任光华大学校董事会董事,并捐资母校上海圣约翰大学建设礼堂,捐资兴建圣约翰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继续投资教育事业,为富国强国培养人才."菁莪械朴,东箭南金,树木树人,项背相望,其渐被教育者广矣.,,[21495

此外,他还尽其所能参加一系列社会慈善活动,兴办实业,从事金融业,组建银行,为普救众生减灾救济,为发展家乡经济和民族经济,竭尽全力.在担任中国救济会工作期间,"为扩义滂仁之举,凡遇各省水旱,凶荒,兵灾,疾疫,抚循噢咻,发粟授衣,不可偻指计."如在唐文治家乡太仓,历年来"迭被灾棂,贫穷无告",人们对于施公的仁爱救济之义举,感怀在心."沾闽泽者,口碑载道".由于施肇曾道德高尚,诚信守义,宽大仁爱,在社会上口碑甚好,在金融界也获得成功.先后就任永亨银行,交通银行董事长,在故乡震泽创办江丰农工银行,创建上海市闸北水电公司等.1922,他就任上海佛教净业社董事长.1934年与众教友一起成立中国动物保护会,宣传保护动物,弘扬佛法.19281931年间,中国西北及江淮地区分别遭受空前的旱灾和洪灾.上海灾民聚集,情势严峻.作为董事长的施肇曾,在这次救灾安民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

在他所创办的中学及小学中,极为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熏陶.如在其创办的震泽中学的校园里,便建有"尊经阁","智贤堂"等弘扬传统文化,缅怀先圣贤哲的场所.

施肇曾虽然对西方文明也颇为向往,主张学习1945年后复校,现在为江苏省重点中学.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这从他的读书求学经历及后来的职业活动可见一斑.但是西学强劲,中学式微的情势,使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明天深深忧虑.因此,他南下无锡创办国学馆,便是情理之中事了.这也成就了他人生中最为亮丽的一笔色彩.

1920,施肇曾发起创办国学专修馆.关于此事,所有的回忆文章,都一笔带过,语焉不详.笔者翻阅了无锡旧报纸,在《锡报》19201213日见到一篇题为"国学专修馆招考消息"的新闻短讯:

"北京王芝祥,施肇曾,姚济苍,李耐品,陆起,叶乐氏诸君发起之国学专修馆,在吾邑设立分馆,聘唐蔚芝君为馆长,租定惠麓山货公所为馆址,从事招考等情已迭至本报,兹悉日来在锡报名投考者已达百人左右,而以武进人居多数,其在上海,南京报名者亦颇不少,并闻唐蔚芝君已聘定姚明晖君担任教务云."l_3也许是希望国学馆能够得以顺利开展,便邀请王芝祥,姚济苍,李耐品等一起发起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王芝祥是倾向于孙中山的北洋军阀,姚济苍是当时的一个名道士,曾任袁世凯的顾问,但对于佛教,儒学思想也很感兴趣;陆起,即是陆勤之,曾协助唐文治在上海实业学堂办学,深得唐文治的信任.李耐品等情况不详.但是实际出资者仅施肇曾一人."施省之出资8千元,经常费每年1万元"在无锡开办国学专修馆,敦请唐文治任馆长._4

这篇报道,后来能够得到事实证明的是,施肇曾确是发起者,唐蔚芝确是馆长,报名的人数也确实很多,国学馆的临时馆所即为惠麓山货公所.但无锡国学专修馆不是什么分馆,而姚明晖后来也没有在无锡国学专修馆任教.但是按照这个报道,可知国学馆的商办应该在19201213El之前.

"关于国学馆的创办,唐文治《自定年谱》说法应该视为权威,其中说:十二月,钱塘施君省之名肇曾,托友人陆君勤之介绍,属余在无锡开办国学专修馆.定开办费八千元,常年经费每年一万元,余思讲学家居,平生之志,爰订定学规章程.托蔡生虎臣租借锡商山货公所楼房两幢为教室宿舍,地在锡山之麓.即于无锡,上海,南京三处招考,报名者近千人,取定师范生正额二十四名,附额六名."_4]可见当时国学馆的开办费全由施肇曾负责,而校务则由唐文治一手擘画经营.61

,唐文治"弃政从教"出掌无锡国学专修馆

唐文治(18651954),字颖侯,号蔚芝,出生在江苏太仓一个饱读诗书之家,从小受到严格深厚的启蒙教育.太仓,昆山一带自宋,明以来,频出学人,志士和大家,文化传统非常浓厚.如明朝嘉靖年间之王世贞,崇祯年问之"黄童"张溥及晚明之顾炎武等,尤其是"穷理尽性,以拯人心"的陆桴亭,陈确庵,江药园,盛寒溪等太仓"四先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唐文治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唐文治于1927年曾深情指出:"一国之文化风尚,必始于一乡,而一乡之文化风尚,实始于一二人之心理."又道"爱国不在空言,当先爱乡.爱乡不在空言,当先爱乡贤哲.爱乡贤哲不在形迹而在精神."【阳可见,先哲先贤之精神,气节,治学等等对唐文治的影响是很深的.

唐文治在其《自定年谱》中记载着一件"小事".在他7岁时,有客人问其志向,唐文治脱口而出:"愿为伊尹".[6这件事情也可以说是儿时的戏语,似是小事,可唐文治自定年谱时已经是69岁的老人了.古稀老人依然将此儿时之语详细记人年谱,可见作者绝非将此当作儿时之戏语,而确是其早年雄伟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唐文治是抱着"伊尹之志"而读书求学,赶赴科举以及走向仕途的.187914岁中秀才,获取人生第一个功名.此后,唐文治始拜太仓理学家王紫翔为师,致力于"通经明理"之苦读.在王紫翔门下,唐文治对于经学尤其是性理之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唐文治晚年忆之日:"余日夜淬厉于性理之学,初知门径矣.'~L616"理学乃日进."l6188217岁时乡试中的,成为一名举人.旋入南菁书院随东南经学大事黄同元学习,并得到院中教习王先谦的指点.文治在南菁书院沉浸在经典之中,既有名师启发,文治"自是于经学,小学亦粗得门径矣."l6另外,唐文治在赴京城为官不久后还正式礼拜着名学者沈曾植为师,进一步开拓学术视野.在作文读文方面,唐文治还曾向晚清桐城名家吴挚甫请教,并有所受益.这几位老师虽然治学侧重有别,观念也不尽同,但无论是王紫翔,还是黄元同,沈曾植,均主张理学,经学不分.唐文治治经亦汉宋兼采,但着力理学为最,世称为理学家.宋明理学中,唐文治最服膺朱子,但对于宋五子中其他人则均有所损益,晚年对于阳明学说也颇多赞同和汲取.传统社会中,读书人的最大理想则是成就一番大事业,其事业之大莫过于治国乎天下.而怀抱"伊尹之志"并极力主张"躬身实践"的唐文治对此则更加坚定.在中举数年后,唐文治先后五次赴京礼部试,终在1892年进士及第.同年入户部江西司以主事用,时年27.此后唐文治的仕途可谓较为平顺.3年后便升迁为户部云南司主稿,1900年为正主稿.同时1898年后,兼任总理衙门章京.

1901年随那桐出使日本,回国后,专任职于总理衙门.l902年随载振出使欧美各国,历史半年,为载振编着《英轺日记》.这两次随使出访,唐文治都因功受奖,也充分体现他的才干卓识.其仕途也在稍后有了一个飞跃.1903年任刚刚组建的清朝商部右丞,不久迁为左丞.1905年为署理左侍郎,次年正式补授.1906,清政府将商部扩展为农工商部,唐文治任署理农工商部尚书,终获朝中名副其实的高官显位,可以施展平日治国平天下之志,虽不能说是实现了"伊尹之志",确是离"伊尹之志"愈来愈近了.

唐文治在14年的宦官生涯中,由于其自始至终严格按照理学之义要求自己,不仅讲求道德为先,通经明理,更重要的是,他坚守通经必须致用,致用必须返诸己身,享有"躬行君子"之称,"躬行君子"是儒家最高道德境界了.唐文治自赴礼部科场应试以后,便深受众多高官皇戚的欣赏和奖掖,如左宗棠,王文韶,许景澄,翁同和,奕勖,载振等都对唐文治的人品,学识及才干非常欣赏,这些人在官场并非属"一个阵营",可见唐文治"躬行君子"般的为官为人之风范,不仅赢得了诸多达官贵人的一致好评,也赢得了政治前程的光明坦途,甚至得到了光绪和慈禧的褒奖和肯定.可就在唐文治仕途各方看好之时,190611,唐文治乘丁母忧之机,辞官归隐,从此不再涉足政治.时年唐文治41,正是从政的黄金时期.多年来人们对唐文治此举的原因众说纷纭,篇幅所限,笔者拟在另撰文详细讨论之.但笔者经过研读唐文治此间的文章,书信以及其自定年普等相关历史资料,联系其前后数十年的人生变迁,并参考他人的研究成果,对此做了全面考证后,认为唐文治毅然辞官归隐的原因有多种,但最根本原因是他对清政府及其最高当局的极其失望,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所致.十四年的政坛经历让他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尤其是甲午战后,政府在内政外交上所表现的种种不可挽救的无能和腐败,让唐文治沉痛感到无从实现"伊尹之志",无法施展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故而只能辞官归隐.唐文治稍后撰文对清政府此间的种种行径斥为:"'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并指出此种政府倒行逆施使得"名儒硕彦类两公者,举敛手匿草野间,如鸾凤之翔于寥廓,人山惟恐不深,如林惟恐不密焉.悲夫!悲夫!传日:'天地闭,贤人隐.'诗日:'蔚沸槛泉,维其深矣.'岂非其时与?"L2]1可见,唐文治是由于对政治的绝望,伊尹之志的破灭才最终辞官归隐的.

在其丁母忧期间,邮传部尚书陈玉苍邀请唐文治出任上海实业学堂(即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总监(校长),唐文治欣然接受,旋赴上海就职,并对该校大力整顿,订立办学宗旨,制定规章制度,设立新的专业,使学校得到很大发展.由于清末政局不稳,学校名称也不断变化,相继改名为南洋大学,上海工业专门学校等.唐文治为该校制定了具有创造性的办学宗旨,即创办实业与保存国粹并举,力图培养具有先进科学技术并能够保存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领袖人才.为此唐文治在竭力进行工科学科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在该校设立国文科,进行国学教育.经过在南洋大学十四年的努力,应该说,唐文治取得了成功.南洋大学在培养工科技术人才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其国学教育更是具有明显的效果,该校学生的国文水平明显高过其他同类学校.再加上唐文治有一贯重视体育教学,使得南洋大学在社会上赢得了"三好大学"的美名.①但是这与唐文治的教育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前面略述唐文治的最大理想是实现"伊尹之志",立志成为辅佐朝廷治国平天下的的宰相名臣.但是残酷的现实粉碎了他的最大理想,他不得不另求治国之法.他认为自西学东渐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灾难比其遭受的军事侵略之灾更为危重.在唐文治看来,晚清国势衰微,内忧外患不断,民生日艰.且西学东来势不可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危机,中华民族面临危机.他为此开出的药方为"理学为体,经济为用"@"理学为体,洋务为用".此种主张显然受到洋务派的影响,且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颇为接近.总言之,唐文治自始至终认为,要富国强兵,天下大治,必须要同时从两方面着手努力,一是大力全面学习西方,兴办实业,广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一是坚守儒家伦理道德.

唐文治就此认为南洋大学的教育宗旨没有完全实现,至少国学教育是失败了.他一贯主张国学教育远不只是略通古文,背诵古诗文就可以了的,国学教育应该担负起道德的重建,社会风气的引领,国粹的保存和发扬,民族之根的延续等历史使命.而这在以工科为主的大学教育中显然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唐文治于19201O月份坚决辞去了南洋大学校长之职,等待时机或者稍作休整,以俟实现弘扬国学,保存国粹之志.④而此时,早年读书伙伴,曾追随他在上海实业学堂任教的陆勤之,受施肇曾所托,盛邀他至无锡主办国学专修馆.此正是唐文治多年之夙愿,是其"平生之志",乃不顾身体不适,"目疾日深","吾父老病"的实际困难,欣然前往无锡,主持订立学馆规则,宗旨,找寻教室以及亲自主持招生等工作.全力履行无锡国学专修馆馆长之职.

,无锡商绅之襄助

一般来讲,经费不足甚至困顿是困扰私立学校的主要难题之一.幸运的是,无锡一带"文脉绵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论是身居上流的商绅,还是普通百姓人家,均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国学馆的开办得到了当地各界的拥护和支持.尤其是当地商绅的鼎力支持是无锡国专得以顺利开办的决定因素之一.

据前述施肇曾提供了国学馆最初几年的主要费用.实际上,要长期维持其各方面的开支,包括建馆舍,聘请教习,购置用品,员工工资等,施氏提供的费用是远远不够的.在国专将有经费困顿之虞的情况下,无锡各界人士给与国学馆极大的帮助,尤其是着名商人孙鹤卿,杨寿楣以及陆勤之等人的作为甚为突出.正由于他们的鼎力支持,才保证了国学馆的维持和发展.

①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南洋大学是中文好,西学好,体育好等三好大学.

②唐文治在1895年《与李诵韩书》中提出了"理学为体,经济为用"的主张.见《与李诵韩书》,《茹经堂文集?二编》卷四,总第723.

③唐文治最迟在1897年以前提出了"理学为体,洋务为用"的主张.见《思辨录割记?卷首语》,见《唐文治文选》,189190.

④关于唐文治辞去南洋大学校长的主要原因,笔者另有文章详细论证.

⑤值得注意的是,此正是唐文治辞去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校长职务的理由.

63

 

孙鹤卿(18681928),名鸣圻,字鹤卿,无锡县石塘湾人.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名落孙山."遂以恩贡生历江西同知,捐升道员".后因不愿意在官场浮沉,遂弃官经商,在拟建的无锡火车站附近进行投机地产,暴得巨利.其后在银行业,丝织业,面粉业等也获得成功,所创建的无锡耀明电灯公司,是无锡用电照明的开端.孙鹤卿富裕之后,在经商的同时为家乡做了很多善事,是当地救济赈灾等慈善事业的重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他还参加过同盟会,倾向革命.曾任无锡县商会会长,无锡县白知协进支会会长,四乡公所总董,万安市董,

利研究会主任,溥仁慈善养济会总董等职.由于孙鹤卿"壹以胞与为怀,乐善博施","以故惠泽遍乡间,达于遐寓".[711461无锡国专开馆后,他见临时租借的惠山之麓山货公所,场地狭小,不足供师生施展,遂于192]年与杨寿楣共同出资,在无锡金匮县旧址重修明代建立的尊敬阁,并建造别斋,供国学馆迁入授课.国学馆从此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之道.

关于此事,唐文治曾有《无锡重建尊经阁碑记》一文.文中称:"比年以来,异端杂出而蜂起,正学菱滋不绝如线,一二浅见寡识之徒,必欲摧残之以为快,偶有讲求经学者,则相与讥笑唾侮,斥为迂愚.数千年之礼仪文教几乎堕地无余.""邑绅孙君名圻,杨君寿楣慨焉发卫道之诚,特捐巨赀就金匮训导旧廨后隙地,重建尊经阁.复改善廨宇,俾馆生肄业其中……盖将扶翼圣教于举世不为之时,作中流砥柱而为天下倡也."并企望"兹者吾锡国学专修馆创于先,尊经阁建于后,一乡一国之间,度必有闻风兴起者".

孙鹤卿对国学馆的资助,确实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守护和发扬.他认为"自欧风东渐,士夫糟粕五经弁髦,六艺以为不足复存",l7深堪忧虑,因而希望通过国学馆这样的教育机构,使传统文化得有传承之人.正因如此,他心甘情愿地捐巨资重建尊经阁,为国学馆提供馆舍.不仅如此,在施肇曾稍后因事退出,无锡国学馆的经费无着的情况下,孙鹤卿仍继续给予国学馆长期的资助,并就任国学馆董事会董事长,直至去世之前,国学馆的大部分资金都是赖其负责筹措支撑,从而保证了同学馆不致因经费匮乏而断绝生机.对于国专的早期发展和维持,孙鹤卿居功至伟.

19247,江浙战事起,齐燮元与卢永祥在苏浙一带激战,无锡正在主战场之内,国学馆的教学受到很大影响.孙圻此时在上海忙于商务,仍关心国学馆的情况,去书勉励唐文治坚持以渡难关.同年底,唐文治因其父亲去世,精神备受打击,不久又发生了无锡教育委员徐梦影借北伐军入苏省之际,欲关闭国学馆之事(详情见下文).此事对唐文治打击更大.双目失明,六十多岁的唐文治焦虑之余,一度甚至流露出"退隐"之念.孙鹤卿一面安慰唐文治,一面表达定与唐文治一道克服困难,办理学校的决心,"公尽心力,吾尽财力,患难相依,彼此幸弗渝也.~[7J1462唐文治为此深为感动,于是振作精神,聘请钱基博,冯振等到国学馆任教,继续与孙鹤卿等齐心合力,努力推进国学馆的发展.国学馆由此进入了鼎盛的发展时期.

早期资助国学馆办学和发展的无锡商绅很多,较为重要者还有杨寿楣.杨寿楣(18771954),字翰西,号静斋.无锡城内旗杆下人,清光绪举人,候补知府.先在江苏办理赈灾募捐事务,后赴日本考察军事,入清军任一等检察官,陆军部宪政筹备处帮办,广州造币据总办等职.辛亥革命后,弃官从商.率先在无锡,溧阳,太仓,等地创办电话公司,以后又接其父杨永濂及其兄弟的业勤纱厂,并在商业上有较大发展.经营范围广泛涉足金融,粮油,纺织,垦殖,机器,面粉,肥皂卫生等工商业领域,并作了不少建桥修路,开辟公园,公共休息场所和通俗教育馆等公益事业.1924,齐燮元和卢永祥的大战中,组织无锡商团守城7昼夜,将无锡遭受战事损失减到最小.曾任无锡县商团公会会长,无锡县商会主席.他不仅与孙鹤卿一道捐巨资重建尊经阁,还在此事的操作过程中承担了大量具体事务性工作.

在创办无锡国学馆的过程中,还有一位很重要的人物,即唐文治的重要帮手陆勤之.陆勤之(18671948),江苏太仓人,与唐文治有同乡同门之谊.l907年唐文治就任上海实业学校监督,邀其襄办学校事.1910年冬,就任实业学堂庶务长,负责学校的日常总务工作.无锡国学馆创办时期,凶其曾受施肇曾之弟施植之邀请佐理哈尔滨道署j,与施家兄弟颇有交情,故受施家之托而请唐文治出山,并以总干事的身份,悉力承担馆中事务,以助唐氏.凡校中土木兴建,采购等事,多由他奔走操劳.在建造国专图书馆的过程中,他不仅参与前期筹备工作,且亲往北京购买图书,并个人捐书①杨寿楣在汪伪时期,曾失足任伪政府中央政府委员,水利委员会委员,特派江苏,浙江赈济会会长等职.抗战胜利后,被拘捕,后经保释定居上海,851年赴港,54年病殁.64 15000,其中元,明精本甚多,按照当时的价格约值二万数千元.唐文治对此很是感激.另外,陆勤之对于唐文治着作,文集的出版,也多方筹集资金,组织募捐,使得蔚芝先生的着作能够面世.

,初创时期的曲折发展

无锡国学馆创办后,在馆长唐文治的规划主持下,制定了一系列的学规和招生制度,设计了课程设置.其《无锡国学专修馆学规》(以下简称《学规》)4500,共分十条,从道德修养,教学内容,求学路径,树立正气等各方面作了阐述,劝戒和规定,并寄予同学殷切的希望._g它体现了唐文治对于塑造完美人格,培养一流人才,提升社会道德,改变国家面貌和社会风尚的宏志伟愿.

《学规》开篇以张载的东,西铭,朱熹的《白鹿洞学规》,高忠宪的《东林会约》,汤斌《志学会约》等相比照,用意显然是欲追慕这些儒家先贤的办学与讲学思想,以与诸生共勉.

《学规》全篇贯穿着所谓"正人心,救民命"的宗旨.其中躬行,孝悌,辨义三条系对学生自身修养的基本道德要求;第四经学,第五条理学,第六条文学及第七条政治学旨在说明国学馆学业的基本内容和研习要求;第八条"主静",指出了治学任事应具的态度;,十两条,则道出了倡导研治国学和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

国学馆自1920年底开始招生,次年正月开学.聘请朱叔子为教习,陆景周为助教.同年十二月,又聘请陈柱尊为教习.在改制之前,国学馆里就这三位老师,一位助教."馆内不设教务长,总务长,训育长一类长字号人员,一切都由唐先生一人抓".ll..无锡国学馆开办的消息一经发出,慕名前来应考者便络绎不绝.首届录取为30.此后五年,1923年招插班生14,1927年招生42名外,其余每年均限制在30.

无锡国专草创三年后,成绩渐显,学生陆续毕业走上社会,取得了良好的声誉.1924年年1月第一届学生毕业生中的王遽常,吴其昌,侯塄,唐兰,毕寿颐,1925年毕业的蒋天枢等,192612月毕业的钱仲联等,不久便在经,,文学及语言文字等学术领域渐露锋芒.但正当国学馆逐渐步人正轨之际,却连续遭遇到两次磨难.

一次是19247,浙江皖系军阀卢永祥与奉系联合,与江苏省直系军阀齐燮元,为了争夺上海地盘兵戎相见,江浙一带百姓大遭其难.接着,"苏奉战事又起,齐军以无锡为根据地.交通断绝,城门尽闭,投考诸生隔绝城外,苦不胜言".使刚刚得到一些发展无锡国专教育事业差点窒息.而其时唐文治亦因父亲去世痛苦不堪,心情处于极度的忧郁之中."赖馆董孙鹤卿先生尽力维持,教授陈柱尊(),职员沈健生(炳涛)两先生坚定不去."[a13经一月后,师生方才恢复正常上课.

另一次是1927,国民革命军北伐进驻无锡,一些思想激进人士认定国学馆为传播封建思想的场所,要求严加取缔.遂有人以无锡县行政委员会教育局的名义,勒令国学馆关门停办,"驱逐员生,驻扎军队"o[11]唐文治亦被指为"保皇党""复辟党",遭到胁迫.在该馆部分学生赴县署力争而"不能挽回",唐乃不得不辞职.国学馆被迫取缔,老师被强行赶走,学生流离星散."事起仓卒,损失极巨,诸生临别,摄影为泣别图,星散而去".旋以无锡教育局主事者徐梦影因事赴上海,压力渐减,加之国学馆经过多年艰辛创业,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赢得了一定的社会认可,故不久又得恢复.此次事变,国学馆遭受损失颇大,"馆中因军队驻扎,房屋墙壁颇有损坏",L6学校教学因此被耽搁两月,以致学生的毕业亦延缓了半年之久.l

可谓是"否极泰来","剥极而复",挺过了这两次磨难之后,无锡国专获得了一段较为平稳的发展时期.1927年是无锡国学专修馆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该年7,"无锡国学专修馆"更名为"无锡国学专门学院",成立了学院董事会,并报请江苏省教育厅备案.不久又奉命更名为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也得到了很好发展,组建了教务处,总务处等重要教学及事务机构,并在保留原有国学教育教学传统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重新设定,制定了学校组织大纲,教学大纲.

这标志着无锡国专开始了传统的书院模式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相结合的国学教育教学实践.综上所述,1920年江苏震泽施肇曾出资,恭请江南国学大师唐文治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唐文治制定学规,精心办学,成绩闻名遐迩.在无锡各界人士尤其是当地工商绅士的大力支持下,无锡国学专修馆成功化解"天灾""人祸"的危机,终在1927年迎来大发展,无锡国专也开始走上历史上的全盛时期.

1927年后,国专开始逐渐扩大招生名额,最多时一年招生近百名,1934年即达96.

65

[参考文献]

[1]施肇曾,施肇基.《族氏义庄子英公长生建龛记》,《笠泽施氏族谱》壬戊秋(1922).

[2]唐文治.钱塘施公省之墓志铭EM~II王桐荪,胡邦彦,冯俊森.唐文治文选.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3]《锡报》,民国九年十二月十三日.

[4]陆振岳.无锡国学专修学校述略EJ3.苏州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5]唐文治.太昆先哲遗书序EM3//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三编,卷五.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13431344.

[6]苏州大学校史编写办公室.唐文治年谱EM3.苏州大学,1984.

[7]唐文治.无锡孙君鹤卿墓志铭EM2//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三编,卷八.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

[8]唐文治.无锡重建尊经阁碑记[M]//唐文治.茹经堂文集初编,卷六.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509一一510.

[9]唐文治.无锡国学专修官学规[MIll唐文治.茹经堂文集初编,卷二.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19卜….207.

[10]钱仲联.无锡国专的教学特点EM3//江苏省政协文虫资料委员会.江苏文史资料:19.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8O.

[11]校史概略[M]//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十五周年纪念刊.1936,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学自治会印制.

(责任编辑:闫卫平)

1O卷第6

201112

江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JiangnanUniversity

(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Vol_10NO.6

Dec.2011

无锡国学专修学校的创建和早期的曲折发展

吴澎南

(上海电力学院社会科学部,上海200090)

更多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