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寻访施肇基后人 为道台府“求”宝
原载:新晚报 2011年03月02日
施家沅老人与张树波(右)在上海家中的合影。 实习生 姜蕊 哈尔滨新闻网记者 张雷 编者按:多年前,张树波在上门修理电器时,发现了一处斗拱飞檐的老建筑。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建筑的古朴与高大让他直觉不是一般的民居。通过走访居民、拜访专家,最终,他得出了结论,这座沧桑的建筑是哈尔滨最早的衙门—————滨江道署…… 2011年春节过后,张树波登上南下的列车,去为复建完工的道台府寻“宝”。他所寻访的是道台府第三任道台施肇基的人生轨迹…… 南京:施肇基长子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创建 南京,是张树波此行的第一站。 5年前,张树波开始酝酿一个计划———寻访施肇基的后人。2006年,张树波在一家网站上发出的寻人帖子有了回音,知情人告诉他,施肇基的直系后代在美国定居,其国内的亲戚分布在南京、吴江、北戴河等地。得知施肇基的后人在南京,张树波非常兴奋,他买来红肠、干肠等哈尔滨特产,快递给施肇基的后人,与其建立了联系。 张树波告诉记者,现居住在南京市的工程师施家治,是施肇基先生的侄孙。施家治表示,当年施肇基在哈尔滨关道任道台,有一项政绩就是,向清政府推荐了鼠疫专家伍连德任全权总医官,使鼠疫迅速得到控制。施家治介绍说,施肇基的大儿子施思明,按照父亲的意愿走上了医学研究之路。 施家治介绍说,他的堂叔施思明,1998年10月27日在美国辞世,当时美国多家主要媒体刊登了讣告。《洛杉矶时报》的讣告称,“施思明,世界卫生组织创建者之一”,《纽约时报》的讣告是,“施思明博士90岁,联合国卫生官员。”1998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50周年,在“WHO西太平洋地区成立50周年”大会的报告中称“施思明博士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创建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史教研室讲师陈琦著文称,“如果当时没有施思明等三位医学家参加联合国制宪会议,世界卫生组织的成立可能要推迟若干年。” 吴江市震泽镇:“求”回施肇基上私塾的板凳 施肇基的出生地是江苏省吴江市震泽镇,这里是张树波寻访之行的第二站。 施家洪,现居住在当年施家老宅,施肇基的旁系后人。施家祖宅已居住十一代人,现已被列为吴江市文化保护单位。得知哈尔滨来人寻访施肇基的事情,震泽镇政府秘书张一斌全程陪同接待。 在施家老宅里,一张施肇基童年时念私塾用过的凳子,引起了张树波的兴趣。在施肇基的回忆录中,记载着这样一段话:“余五岁入乡塾读书,入塾之日,家人以麦糖一方裹以红布置于方凳上,使余坐于其上,升入学塾。乡俗以麦糖性黏固,取其为学有恒勤而不辍之意,有如麦糖之黏固不离其位也……”施肇基先生日后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与从小受到的严厉家教、良好教育密切相关。 “咱们的道台府里,缺的就是这种真正有故事、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张树波说,自己看着直眼馋。也许是对方看出了端倪,施家洪痛快地表示,可以赠送给哈尔滨道台府留作珍藏。记者从道外区宣传部了解到,近日,该部门工作人员将与震泽镇政府及施家洪联系,商讨接受赠予文物的事宜。 上海:90岁后人拿出珍贵照片 在上海市华山路1531号,90岁的施家沅老人,仍住在施肇基的旧居中。一个老人,一个保姆,生活得恬静而知足。 退休前,施家沅是上海一家大学的化学教授,家中早已没有施肇基当年的物品。施家沅翻出几本老相册,老照片记录着施肇基的岁月。这些珍贵相片让张树波十分兴奋,征得同意后,张树波一通翻拍,收获颇丰。张树波表示,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将赠送给道台府,作为馆藏供市民参观。施家沅老人介绍说,施肇基晚年生活在美国,与高层政要关系密切,然而,老人一直以中国官员自居,谢绝加入美国国籍。 辗转一周时间,张树波瘦了一圈。从上海到北京,他在火车上站了13个小时。然而,接受采访时张树波直呼不虚此行。寻访中,张树波复印了施肇基与施思明的回忆录,交给了道台府的管理者。他自己又重新复印了一份,要好好研究一下。
编者手记 人要有一点精神 育 新 我认识张树波的时候,他开着一个电器修理部,业余赛赛摩托车,生活得优裕而闲适。可以说,是道台府的发现与修复,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改变。 发现了那一片老宅,张树波撂下了手里的活计,向省市媒体和相关单位呼吁,保护道台府的老建筑。我就是在那时与他相识的,听着他声嘶力竭地呼吁,让人不由产生一份感动。保护工地开工,张树波整天长在工地上。施工方有什么想法,先跟他说道说道。那段时间,他俨然是道台府的管理者。吃饭的买卖撂荒了,家人孩子疏远了,张树波一直无怨无悔。他有自己的信条———要给文化保护做点贡献。道台府修复完工,张树波也“失业”了。孤家寡人,守着给道台府拍下的数百张照片,只有道台府是他的寄托。 人需要一点精神,无论地位的高下与文化的高低。张树波又上路了,看着3亿元修复的道台府门可罗雀,他说他心疼,他要找回属于道台府的文化神髓。他一路劳顿,找回了施肇基的凳子,找回了施肇基的回忆录。比这些更可贵的是,他在呼唤一份责任,呼唤每个公民对自己的母亲城市,所应该具备的那一点精神。 编辑:王乃强 转自:http://news.my399.com/system/2011032/000145714.html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