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zs.jpg (4042 bytes)

ly.gif (9193 bytes)

1d.gif (17805 bytes)
 

中国家谱,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
(家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侧记)

柳 哲  2006-04-18

    4月15日上午9点,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802会议室,正在举行家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参会人员有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顾问、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顾问、美国孙中山慈善信托基金会主席,美国知名环保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唐崇昭博士;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中国部主任、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世界文化论坛》副主编王治河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哲学社会科学交流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刘孝廷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霍桂桓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游彪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萧放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王立志先生;中央编译局郑一明博士;北大出版社编辑许迎辉小姐;家族企业研究专家李东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色音博士;中国家谱文化论坛总策划、北京东方文化馆副秘书长柳哲先生以及李明、张世昌等在校研究生近20人参与了讨论。
    讨论会由刘孝廷教授主持,首先由王治河博士简要介绍了唐博士的经历和这次来中国大陆的初衷。唐崇昭博士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演讲中,介绍了她的经历和对于家谱文化的认识。唐崇昭博士系北大老校长何燮侯先生的外孙女,在抗战后她与她的父亲唐传基与著名学者许寿裳去了台湾。许寿裳先生是抗战后最早沟通大陆和台湾文化的文化工作者。他在不到一年的台湾省编译馆馆长的任期内,就曾组织编译和撰著《台湾昆虫志》、《高山族语言集成》、《台湾先史时代之研究》、《台湾民俗研究》、《台湾通志》、《台湾府县志艺文志索引》、《小琉球漫志》等书。在他规划的“光复文库”第一辑书目中,有《台湾三百年史》、《刘铭传与台湾》、《鲁迅及其〈阿Q正传〉》等。他还为“文库”首先执笔,直面台湾读者,写了一本《怎样学习国语和国文》的书。唐博士的父亲协助许寿裳先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1948年2月18日夜,许寿裳先生在台北和平东路青田街6号寓所遭暴徒凶杀遇害。唐博士说他们这些在台湾的人成为“无根的漂萍”。1963年她去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后获得博士学位,并在美国成家立业。但她一直认为她的根在中国大陆,而不是美国和台湾。唐博士在退休后,仍然致力于世界和平发展事业,探索新全球人类文化。她从1988年首回中国大陆,几乎每年都来大陆访问。她多次到外祖父何燮侯先生的家乡浙江诸暨寻根,并捐款在外曾祖父何蒙孙最早创办的中学学勉中学设立了奖学金,重修了外曾祖父的墓园,其子与儿媳妇从美国也来学勉中学支教一年。2001年她捐款200美金支持一耽学堂传播传统文化。 2004年8月,唐崇昭博士代表美国孙中山慈善信托基金捐资14万美元,设立“北京大学唐传基讲座教授基金”,支持和鼓励北大传统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工作。近年一直关注中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特别社会上的边缘弱势群体更是关注,并给予关注支持。她正在探索如何解决世界和平和谐发展的问题,对于美国的文化,唐博士认为那没办法解决这一问题。她对于中国家谱文化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和感情。她说,这次回国,主要是想听听有关专家学者对于家谱文化的见解,以期构建新全球人类文化。据悉,唐博士是4月12日到达北京,在4月13日、14日她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中国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连续进行四场关于新全球人类文化的主题演讲,作为一位退休的老华侨,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实在令人钦佩。
    讨论会接着由萧放博士、郑一明博士、游彪博士、色音博士、霍桂桓、李东、柳哲、王立志等先后发言。他们对家谱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家谱对维系人心、文化传承与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在目前有必要建立一家能够协调与指导全国性的家谱编修和文化研究工作的机构,便于普及家谱文化,复兴华夏文明,构建人类的和谐、幸福与繁荣!郑一明博士谈到他最初对家谱并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家谱是“假的”、“不可靠的”,但他后来看到了自己的家谱,许多内容与正史、地方志进行核对,意想不到都非常的正确,甚至比正史与地方志的内容更完备。他认为中国历史由正史、地方志与家谱三大要素组成,对于文学、历史学、民俗学、生态学、遗传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的研究都是不可缺少的资料,认为家谱应该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才对,过去否定家谱的价值,其实是非常荒唐和错误的。萧放博士、柳哲先生、王立志先生等人对家谱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也有学者对家谱资料的去伪存真和家谱的局限性与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意见。
    唐博士最后希望中国家谱能够网络化与数字化,在全国建立宗祠性的公共图书馆,便于普及文化与科学技术,推动中国社区的发展。柳哲先生在会上谈了他的寻根经历,介绍了他从事柳氏文化与家谱研究走上了家谱文化研究的道路。他正发起筹备中国家谱文化论坛,条件允许的话,希望全国各大学能够成立谱牒学系或谱牒学院,培养更多的谱牒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以推动世界家谱事业的发展。刘孝廷博士认为有必要给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发函征求家谱研究课题的立项与合作,以期更多的学术机构与人士参与到家谱文化研究中来。王志河博士正在考虑在美国或北京建立中国家谱标志性场馆,以提高中国家谱在全球的影响。
    唐博士对于与会的年轻学子也非常重视,都一一征求他们的意见和提问,与会专家也一一作了回答。
    中午,各位专家在宴会上继续讨论家谱文化,讨论仍非常热烈,直到下午4点左右才散会。与会专家会后留影纪念。


    柳哲:北京大学吉永庄5号寻根工作室               邮编100080
    010-62767364,86517312,13051818154     电子邮件:caojuren@vip.sina.com 


 

中国家谱文化复兴宣言

 

尊敬的海内外炎黄子孙及有关媒体台鉴: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炎黄同心,华夏一脉;血浓于水,叶落归根。
    中国家谱,亿万炎黄子孙的根系所在;中国家谱,所有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没有了家谱,寻根问祖,无非是缘木求鱼;没有了家谱,追根溯源,简直是无本之木。
中国家谱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传家宝”,是我们敦亲睦族的“核武器”。
    我们的根在哪里?我们的根,纪录在中国家谱中,我们的根,凝聚在中华文化里。寻根问祖,是人类的天然意识;追根溯源,是人类的自愿索求。
    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据有关专家论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
    家谱编修体例以欧阳修、苏洵所创欧苏体例最为著名。元代著名学者柳贯曾说过:“大抵家之有乘,犹国之有史,郡邑之有志也。史不修,则国之治乱兴亡,不可得而见,志不纂,则郡、邑之政治得失,人才出处不可得而见,然郡、邑之与国、家一理也。”(《柳贯诗文集》)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说过“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把家谱与国史、方志相提并论。
    中国家谱,一般都有家规族训,对于规范人生和教育子弟很有意义。古代颜氏家训、柳氏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等都是德育很好的教材。
     古代司马迁、班固、陈寿等史学家在其史学著作《史记》、《汉书》、《三国志》中分别使用谱牒内容,使史书更正确与完备。
     可惜,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 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成千上万的家谱毁于文革,不计其数的文物毁于一旦。中华民族遭遇了一场人为的“大出血”,文化遭受重创。中华民族文化在五千多年中,历经磨难,内战、外侮,改朝换代,仍然没有被摧毁。而在“文革”中,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特别是中国家谱文化,更是经受了一场“红色革命”,“传家宝”当成“下脚料”,许多家谱、祖宗画像、祠堂等文物被红卫兵烧的烧,砸的砸,不少地方荡然无存,不少百姓已经寻根无门。
    在当时还好有不少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和孝子贤孙,冒着被关、被杀的危险,将许多家谱和文物秘密保存下来。使得中华家谱文化,能够“不绝如缕”,一脉相承。文革对家谱、文物毁灭是惨重的,但最为严重的还是将许多错误的观念当成了先进的革命传统在延续,文革已经结束将近30年,不少领导和群众仍把重修家谱当成“封建”行为,加以阻止和打击。甚至个别领导干部,仍以为重修家谱是“封建思想”,不敢公开支持,有的甚至还出面反对。错误观念延续是最具危险性的,我们要通过宣传,让大家对家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要支持全国如火如荼的重修家谱活动。
     最近10多年中,中华大地出现了一股重修家谱的热潮,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拨乱反正”,先是海外到海内,由南方到北方,从东部到西部,家谱整理出版接二连三,家谱研究书籍层出不穷,各地宗亲活动不计其数。我们这些寻根爱好者准备为中国家谱文化复兴献计献策,联手推出系列姓氏文化研究和联谊活动,以推动中国家谱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炎黄子孙要慎终追远,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经风雨,依然雄风犹在,近百年中,虽遭外侵内乱,曾经千疮百孔,但最近数十年来,中华文化正在前所未有的恢复和重建,海内外中华儿女众志成城,共谋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拉帮结派”、过度浪费、重男轻女等封建陋习,在新的历史时期既要保护国粹,又要舍弃糟粕,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目前我们部分柳氏宗亲与有关人士正在抓紧筹办纪念“中华和平第一圣人”、“和圣”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和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逝世1140周年的相关纪念活动,准备举办“唐宋八大家韩柳苏曾欧阳王宗亲联谊会”、“金华名人后裔联谊会”、“历代圣贤后裔联谊会”、中国当代顶尖级企业家家世研究等活动。创办《柳下传人》通讯和“天下柳家人”网站。
     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文化复兴极其关键。而作为中华文化根系所在的中国家谱文化岂能被忽略?为此,我们作为中国寻根文化的爱好者,共同发起中国家谱文化复兴系列活动,准备联络海内外有关机构和人士启动中国家谱文化复兴工程,举办中国家谱文化论坛,开展华人宗亲联谊活动,创办相关寻根文化网站,出版系列家谱文化丛书,与媒体合作开辟寻根文化专栏或专题,倡言海峡两岸炎黄子孙,同续谱系合修家谱齐盼统一共谋发展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
      欢迎海内外所有媒体转载!
       祝巨龙腾飞、国富民强、合家团圆、普天同庆!

发起人:唐崇昭、柳哲(执笔)、柳村、柳英女、江源、夏庆奉、柳建忠、程云仙、程云任、王恩良、张兴根、白月禅、柳青、魏林海、郑自修、苏青龙、雨心、柳亚溪、韩作海、马云鹿、吴健生、何俊、宗德金、蔡善武、宋来金、郑定财、金林生、柳明瑞、柳艳舟、柳河东、柳根伟、柳欧东、柳本提、柳柏椿、柳钰展、柳毓明、柳凤山、柳振藩、柳松瑞、柳书咸、柳樟财、柳志华、勾红涛等寻根爱好者。

    
2006
415

更多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citi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