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gif (9193 bytes)

1d.gif (17805 bytes)

《中国家谱总目》开始编纂

 张晨 (30/01/2001)
新加坡符氏社(祖祠)社长符建轼在翻阅印好的祖谱。

  全球华人寻根从此有谱可查。第一部包含全球华人家谱资料的工具书《中国家谱总目》,已开始编纂。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等海内外25家机构参与。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华人族谱大工程。  

  分布在全世界的华人家谱到底有多少?由上海图书馆发起并联合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25家机构共同编纂的第一部包含全球华人家谱资料的《中国家谱总目》,已于新世纪来临之际正式启动。这一耗资数百万人民币(人民币100元约合21新元)的浩大的文化工程预计三年才能编纂完毕。

  家谱,或称族谱,是对诸如家乘、家牒、宗谱、世谱、房谱、支谱等的泛称。它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内容包括姓氐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人物事迹、风土人情等。

中国家谱调研很落后

  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而宗族修家谱,这三者构成了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而就数量之多,历时之久,在民间影响之广而言,又当首推家谱。家谱不仅为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提供了方便,而且也具有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民俗学、人口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然而,长期以来受制于种种因素,对中国家谱的调查、编目、收藏和研究、开发,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学科。

民间修家谱成为风气

  据统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的机构和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外有关机构收藏的中国家谱原件(包括复本)共2万2184种,缩微复制件(包括复本)3万199种。这些大多还是公藏家谱。此外还有大量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据江西省研究家谱的学者估计,仅仅江西一省民间收藏的家谱就超过4000种,可见大陆民间私藏的家谱数量之多。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这十多年,民间修家谱,特别是农村修谱之风更为盛行。

 
广东鹤山古劳都的《吕氏祖谱》。

  不过,民间收藏家谱受限于保管条件,一些老家谱多风化、虫蛀或霉烂。而且,迄今为止,海内外还没有一部包含全球华人家谱资料的大型工具书。因此,编纂一套比较完整的《中国家谱总目》无疑是对中国家谱做一次全面的基础调查工作。

收录家谱目录逾4万种

  《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是全球中国家谱收藏研究机构的大合作。大陆方面有上海图书馆、北京国家图书馆等20家机构参与。台湾有台湾各姓渊源研究会负责全台湾的家谱征集、编纂。香港大学图书馆则负责香港、澳门的家谱征集、编纂。新加坡的Chineseroots. com公司负责东南亚地区和日本、韩国和中国家谱征集、编纂。而美国犹他家谱学会则负责北美洲、欧洲的中国人家谱征集、编纂。

  《中国家谱总目》收录的范围是全世界家谱收藏机构以及民间收藏的2000年年底前刊印的用汉字记载的中国家谱,包括以家乘、族谱、世谱、支谱房谱、宗谱、统谱、总谱、通谱等命名的谱牒。

  据估计,《中国家谱总目》收录的全球华人家谱目录起码在4万种以上。《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采用“分头编纂,汇总审核”的方法,由海内外各地组成编委单位,最后由上海图书馆汇总。

  《中国家谱总目》三年编成出版后,所有的条目都将制作成电脑数据并上网,使全球华人通过互联网就能不分时间、空间便捷地利用这一珍贵的中华文献资料宝库。

 

中国家谱总目将在上海定稿 全球华人可上网寻根

(倍可亲网站京港台 2007-03-25 播报来自新闻晨报的消息)



    知道曾祖父的名讳,知道家族从何处迁来上海这座移民城市,据此就可查出自家一脉相传的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生活、迁徙历史。

    上海图书馆获悉,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市民乃至全球华人有望一点鼠标就能实现问祖寻根的梦想。今年年底,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规划项目,由上海图书馆主持编纂的千万字巨著《中国家谱总目》将定稿,该书电子版将适时上线提供检索服务,上海市民可以在网上输入宗族堂号、始祖及始迁祖、名人和聚居地等信息,查寻自家的千年历史。

荣毅仁在上图找到家史

    6年前,上海图书馆产生了一个设想:把全球华人家谱收录到一本书中。这个设想很快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重视,《中国家谱总目》立项后,2001 年,文化部正式行文,要求全国相关单位全力配合上海图书馆的编纂工作。6年来,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新加坡、荷兰、中国台湾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中文图书馆和中文资料收藏单位,全国民间家谱收藏者为编纂工作添砖加瓦,如今一部千万字传世巨著距定稿仅一步之遥。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中国家谱总目》主编王鹤鸣说:“我们提出《中国家谱总目》的设想,是因为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来到上图要求借阅家谱寻根。”

    拥有众多馆藏家谱的上图一直是海内外知名的寻根圣地,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此查寻家族历史。王鹤鸣回忆,1997年5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荣毅仁到上海图书馆视察,我们当时为他准备了三本《荣氏家谱》,分别是清代同治年间编修本、宣统年间编修本和民国年间编修本。“我至今还记得,当荣老看到‘第31世毅仁’的名字时,兴奋不已!”王鹤鸣说:“当我表示要把世系表复印一份给他,荣老高兴地连说三声‘好’!”

全球华人可上网寻“根”

    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陈建华告诉记者,自1996年12月20日开通“中国家谱阅览室”以来,虽然满足了部分读者寻根问祖的愿望,但馆藏一万八千种家谱仍然不能做到让每个人都达成心愿。《中国家谱总目》开始编纂后,全球收藏中华族谱的图书馆、宗亲会和私人藏家都按照我馆提出的要求提供了目录。家谱的题名、哪一年编印、谁人主修、始迁祖是何人———信息规格是全球统一的。在收录到的近八万种家谱中,排除重复的谱牒之后,到目前为止我们获得了近五万种家谱信息。有的私人藏家提供的信息不规范,省级图书馆又重新按照要求进行询问修订。

    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负责人顾燕告诉记者:“等《中国家谱总目》出版后,电子版将适时上线,并不断加入新搜集的信息,这将是全球最大的中国家谱电子索引,全球华人均可足不出户获得家族史线索。”

[专家观点]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葛剑雄:

家族观念增强衍生修谱热

    曾主编《中国移民史》的葛剑雄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他一直关注着上海图书馆《中国家谱总目》的编纂工作。葛剑雄认为: “《中国家谱总目》的数字化能够克服家谱纸质载体不易保存这样一个致命的缺憾,使家谱数据不会遗失,为谱牒学、社会学、人口学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并且为海内外同胞的寻根谒祖提供了便利。”

    葛剑雄表示,当今社会人口流动比较剧烈,有的人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更有甚者,从小便离开了家乡,在海外定居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中国家谱总目》的数字化让这些游子寻根不再需要远渡重洋。

    针对近几年浙江、福建、台湾等地民间修谱的热潮,葛剑雄说,这说明社会安定,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后,对于精神层次的追求更加迫切,家族观念也随之增强,“从主流来看,修谱有利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向心力,有利于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但他同时表示,有少数人利用修谱敛财,还有的人捏造家族历史,攀附显贵。“这样一来,就违背了修谱的初衷。”

视频:《中国家谱总目历时7年即将定稿》2007-03

中国家谱将上网

2009-07-07 杨子晚报

《中国家谱总目》进展情况及其特点

中华大族谱国际交流会议

更多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citi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