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gif (9193 bytes)

1d.gif (17805 bytes)

中国首任驻美大使:施肇基

2007-09-07  世界知识 石建国

  16岁赴美

  施肇基,字植之,祖籍浙江余杭,1877年4月生于江苏吴江。1886年,施肇基进入南京江宁府同文馆学习英文,次年转入上海美国圣公会主办的圣约翰书院。1893年,16岁的施肇基随清政府派驻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公使杨儒前往美国,充任翻译生,同时在华盛顿市立中学学习。后辞职进入康奈尔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士和硕士学位。他不仅是康奈尔大学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也是第一位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的中国学生。他求学的动力正如他自己所说:“中国积弱,受人欺凌,愿以所学,为国家收回权利,雪耻图强。”

  1902年,施肇基学成归国,充任湖广总督衙门洋务文案兼鄂省留美学生监督。1905年,陪同端方、戴鸿慈等五大臣赴各国考察宪政。因能力出众,回国后,被保荐为道员。那时,施肇基已与唐绍仪侄女成婚,与袁世凯北洋集团关系密切。

  老练处理伊藤博文案

  1908年,受徐世昌、唐绍仪举荐,清政府委任施肇基为吉林西北路兵备道兼滨江关监督,以后又任吉林交涉使。在施肇基26个月的任职期内,最值得一提的是断然处理“伊藤博文遇刺案”。

  1909年10月,策划中日甲午战争和吞并朝鲜半岛计划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前来我国东北视察。26日上午9时,伊藤博文乘坐的专车抵达哈尔滨。在检阅俄国仪仗队时,朝鲜志士安重根突然冲出连放数枪,击中伊藤博文(后不治身亡) 。事发后,施肇基以少有的冷静和果敢处置此事:“余派人到傅家甸电报局,传令今日电报只许收存,不许发放。同时电告外务部:在此案调查清楚全案报部之前,请勿发表任何文件。若有人问及此事,政府千万不可有‘保护不周’之道歉语句,贻日人以口实。”其后他获得安重根口供,“余查此口供非常确实,乃撰一报告电达外务部,并代撰英文通讯一篇备外务部交北京日报英文版发表。俟该通讯在北京刊出之后,余始解傅家甸电报局‘扣电’之禁令,其所积压之各国通讯电稿,乃纷纷发出。 ”施肇基手法十分老练,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杜绝了日本节外生枝,使中国免除了可能的外交纠纷。

  1910年施肇基奉调回京,晋升为外务部右丞,进入清政府外务部核心领导层。1910年年末,哈尔滨鼠疫流行,很快蔓延东三省甚至关内。鼠疫流行后,俄日以防疫为由,图谋东北主权,各国外交使团更是频频施加压力。危难关头,施肇基挺身而出,建议外务部筹办“万国治疫会议”,任命他为“防疫大臣”,并力荐南洋华侨伍连德出任会长。施肇基一方面争取朝廷的支持和批准,一方面积极周旋于各国之间。尤为重要的是,施肇基从朝廷那里获准中国历史上首次允许大规模焚烧尸体的圣旨,为及时控制疫情创造了条件。施肇基与伍连德上下配合,在四个月内力挽狂澜,成功消灭鼠疫,创造了世界防疫史上的奇迹。1911年8月清政府破格晋升施肇基为左丞。10月,外放为出使美、墨、秘、古四国大臣。后因武昌起义爆发,没有成行。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经历

  1914年6月,施肇基被袁世凯政府派往英国出任驻英公使。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中国组成了以外交总长陆征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和会。施肇基是五名代表之一。在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取消列强在华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山东权益等要求,但由于英法美等列强操纵会议,中国成为列强利益争夺的牺牲品。那时,中国代表团内部,也因矛盾和分歧,一度涣散。老资格的施肇基位次被排后,态度曾一度消极。在山东问题交涉一筹莫展时,他主张与英国接洽,但是未被重视和接受。

  4月30日,中国山东问题交涉失败,列强决定接受日本继承德国山东权益的要求,并写入对德和约。随后,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在内外压力下,代表团内部在是否签字问题上,分成两派,施肇基力主拒签和约。5月28日中国代表团最后一次会议后,施肇基陪同梁启超前往英国访问,没有参与代表团后期的活动。虽然留下了遗憾,但他仍然是中国拒签对德和约的功臣之一。

  1921年2月,施肇基转任驻美公使。同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国为解决巴黎和会遗留的远东问题,召开了华盛顿会议。北京政府委派施肇基为首席代表,顾维钧、王宠惠为全权代表。

  那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政潮汹涌,内阁更替频繁。法国代表就曾非常傲慢地盘问施肇基:“贵国代表团能否代表全国?”施肇基义正辞严地回答:“能够代表各国承认的合法政府。”11月16日,施肇基代表中国在会议上提出了要求各国 “尊重中国领土主权之完整”、“各国如不预先通知中国,不得缔结关系中国之条约”、“在中国之特别权利等,皆须公表,否则概认为无效”、“行政自由上所受限制须立即废除”等十大原则要求,表达了中国政府的愿望。在此基础上,各国政府签署了九国公约。

  随后,施肇基与顾维钧先后向大会提交了关税自主、山东问题、废止“二十一条”、撤销领事裁判权、交还租借地、取消各国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废无线电台、尊重中国战时中立等12项提案。1922年1月27日,中日达成了《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附约》。2月4日,施肇基代表中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

  虽然华盛顿会议上施肇基等收回的权益有限,但毕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成功行动,北京政府大为赞赏。1923 年1月施肇基被任命为外交总长,但任命未获参议院通过。随后,施肇基与美国谈判庚子赔款返还事宜。1924年作为中国全权代表出席海牙国际禁烟会议。1926年,施肇基被颜惠庆内阁任命为外交总长,但他没有回国就职。

  “九一八”后的国联外交

  1928年11月,施肇基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驻英公使。1930年兼任中国国联全权代表兼国联理事会中国全权代表。1931年9月18日,沈阳日军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南京国民政府急电在日内瓦的施肇基, “要求国联主持公道”。9月21日,施肇基正式向国联提出申诉,请求国联出面干涉。那时的蒋介石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幻想国联主持公道,因此,一再训令施肇基在国联积极活动。22日,国联做出决议,不分侵略者与被侵略者,采取各打五十大板的立场,向双方政府同时发出了紧急警告:避免扩大事态,寻求撤军办法。9月30日,在施肇基要求下,国联再次做出“停止冲突、双方撤兵”的决议。但是,日本不但不执行国联的决议,反而再次扩大军事行动。11月25日,施肇基根据南京政府的训令,请国联“划锦州为中立区”。12月4日,施肇基又接到外交部紧急训令,要其立即在国联大会上声明:“ ‘锦州中立案’不能接受,如日军进攻锦州我国将不得不采取自卫办法。”政府政策前后矛盾,导致施肇基焦头烂额,备受煎熬。

  南京政府不抵抗日本侵略、单纯依靠国联的做法,早已引起国人的不满和愤怒。各政党团体、海外侨胞纷纷抨击,学生一次次到南京外交部请愿抗议。而施肇基在巴黎也被中国留学生攻击受伤,身心十分疲惫。12月5日,他向南京政府电辞国联代表职务。1932年1月,南京政府派颜惠庆接替施肇基出任国联代表和理事会代表职位。

  第一任驻美大使

  离开国联这个火山口,施肇基又于1932年4月辞去驻英公使之职。南京政府随即将他派往美国,出任代理驻美公使。1933年,施肇基被正式任命为驻美公使。1935年6月,中美使馆升格为大使级,施肇基成为中国第一任驻美大使。

  那时的中美交涉事务甚多,不过政府经常派遣特使赴美活动,已不再单纯依靠驻外使节进行。1936年8月,59 岁的施肇基以年老体衰为由辞去驻美大使职务,回国定居上海。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施肇基不甘人后,出任国际救济会宣传组主任,同时积极参与慈善事业,担任上海市防痨协会董事长。1941年夏,施肇基前往美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委任施肇基出任中国物资供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在美国为中国争取抗战物资。战后施肇基曾担任中国出席联合国旧金山会议代表团高等顾问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顾问委员会委员职务。1958年1月,施肇基在美国逝世,享年81岁。

转自:http://news.sina.com.cn/c/2007-09-07/135313840805.shtml

施肇基自定年谱

华盛顿会议一角

更多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