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分类:
教育、大学、上海、中国大学、教会学校
参考资料:
1.《经济观察报》2006年8月21日的第41版《他们与圣约翰》
2.网络文章《圣约翰大学的历史沿革》
贡献者:
TakahashiAi、中国魂2006、评弹小弟、圣约翰大学人、圣约翰之友、after1980、jiahaoxie、mengkai15、dingtao95
转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44831.htm
************************************************************************************
消逝的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
罗小未/李德华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建筑系也是调整对象之一。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好几个来自不同院校的建筑学教学部门组成的,其中之一是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罗小未和李德华教授通过回顾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历史概况、教学特点、建筑观点及其教学方法,呈现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片断记忆及时代特征。
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42年,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的十年中共培养了三十余名本科毕业生。1952年秋全系约十名教师与一百余名在读学生随着约大的工程学院调整到同济大学,参加到同济新建立的建筑系中。
早在约大建筑工程系成立前,圣约翰大学的施肇曾工程学院(Sze School of Engineering)院长杨宽麟教授便已有要在工程学院中设立建筑学专业之意。直到1942年,曾受国际现代建筑的先驱者建筑大师格罗皮厄斯教授(Walter Gropius1883-1969)亲传的黄作燊先生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Harvard University)学成归国,两者志趣相投,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建筑工程系总算艰辛地创办起来,并由黄作燊任系主任。
约大建筑工程系是上海第一个设在正式大学中的建筑系。在此之前只有上海美专设有一些关于建筑形式方面的课程,并不是正式的专业。约大当时把这个系命名为建筑工程系,可能就是要突出建筑既是艺术又是工程技术的特点。建筑系第一期的学生只有五名,由于成立之前没有作宣传也没有对外招生,学生都是从校内其它专业转过来的,其中有四人就转自土木系。以后学生逐渐增加,至1944年增至二十余名(当时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建筑系搬到了斐蔚堂的二楼才开始有比较像样的教室与设备。
杨宽麟与黄作燊认为建筑学应文科与工科并重,故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有相当学时的数、理、化、中国文学、英国文学、画法几何、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机械工程等等。并规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经济学课和鼓励学生多选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课。关于文科与理科的课,学生可到校内文、理学院专为外系学生开设的课程中选修,工科的课则直接参加到土木系的班级中。他们还主张把学生“放出去”。例如暑假时把学生介绍到用需要建筑学知识的地方去做几天或几个星期的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江南造船厂的修复规划与后来厂房的扩建设计与施工,当时著名的进步剧团“苦干剧团”的演出基地(辣斐剧场)的改建以及演出时的舞美设计、布景搭建等等,便有约大建筑系的学生参加。此后英国人的业余戏剧社(Amateur Dramatic Club)的舞美设计也全由约大建筑系的年轻教师担任了。比较正式的“放出去”是1946~1948年派出一队高年级学生每星期两个半天到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去参加“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工作。此外,派一些低年级学生到都市计划委员会去帮做模型(当时没有专门的模型公司)或到某些单位去帮几天忙是常有的事。学院与系里的领导认为学生接触社会、通过业余工作而认识的人与学到的知识是学校无法给予的。学生对这些安排很感兴趣,虽然大多没有报酬,但乐于参加。
约大建筑工程系的建筑观点是一个值得回顾与认真回顾的问题。建筑由于兼有文科的性质免不了会有学派之争。约大建筑工程系在当时我国建筑学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导的情况下被认为是现代派,属于另类。其实,这是很自然的。只要看它成立之初的两位发起人,杨宽麟是一位思想开放的结构工程师,黄作燊来自当时处于国际现代建筑运动旋涡中心、富于叛逆性的伦敦A.A.建筑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便可想而知了。同时由他们请来的一批志同道合的教师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建筑美学上,约大建筑系不同于当时学院派的艺术至上观,而是推崇现代派大师格罗皮厄斯所说的“建筑的美在于简洁与适用”,并特别强调与生活密切相联的“适用”。在建筑教育上,他们引用英国建筑评论家杰克逊(Thomas Jackson)的话,“建筑学不在于美化房屋,正好相反,应在于美好地建造”,并指出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美好地建造中的作用。在对待祖国的建筑遗产中,他们一方面盛赞北京故宫在反映帝王体制与帝王威严上的艺术成就,同时十分欣赏那些优雅而谦虚的文人住宅与简朴、纯真的民居。他们认为这是中国长期的建筑文化积淀,即把建造提升到像“诗”似的成果。黄作燊多次带着学生去感受故宫与天坛空间艺术的“迫人气势”与江南民居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中的艺术成就。在上课时还喜欢用幻灯片和教学生自己做模型来加强学生对建筑的感受。这在1940年代时我国的建筑教育上可以说是先行的。
他们的主张与做法明显地带有现代建筑派的烙印,但在理论上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所追求的就是现代建筑。他们认为所谓“现代建筑”(modem Architecture)已经成为历史上某个阶段的建筑标志,是静止的;应该追求的是能随着时代发展、动态的、“当代的”(Contemporary)新建筑。这个观点在 1951年学校在交谊厅举行的建筑教学成绩展览会的前言中明确申明。这就是:“新建筑是永远进步的建筑,它跟着客观条件而演变,表现着历史的进展,是不容许停留在历史阶段中的建筑”。为此,在教学方法上,约大建筑系反对形式主义与因循守旧的抄袭,提倡设计“创意”(Originality)。所谓“创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对客观要求与条件认真调查研究,广泛观察,广泛参考,做出判断后,再自己制定设计任务书、设计方针与构想后进行的设计。老师要实行的是启发式教育,不是给答案,而是引而不发,充分地发掘与发挥学生的无限潜力。高年级的题目常是假题真做,有真正的业主,明确的基地与明确的要求。业主是老师中乐于为教育事业助兴的朋友,他们亲自到学校来交待任务,为学生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创造条件,参加制定任务书与跟踪设计过程中的讨论。设计完毕后在学校举行一次可向业主、同行与公众汇报的既有图纸又有模型的展览会。其中1944年为一位王医生(Amos Wang)设计的私人妇产科医院,1948年在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鼓励下的南市区改建规划和1951年的教学成绩综合展览会(当时在读学生己有近百人)就特别成功。
1952年10月,经过思想改造运动,约大建筑工程系的在校师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欣然离开校园,奔赴各自新的工作与学习岗位。
作者简介:罗小未 女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李德华 男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转自:http://abbs.com.cn/a+c/read.php?cate=12&recid=21575
上海圣约翰大学建校125周年暨上海校友会成立2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