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gif (9193 bytes)

1d.gif (17805 bytes)
 

圣约翰大学(上海)

2007-03-12

圣约翰大学    圣约翰大学是一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叶在上海的一所高等教育学府,是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教会学校,1952年各院系被分拆并入其他各高等院校,原校址位于现在的华东政法学院所在地。

历史

    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原名是圣约翰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S. J. Sekoresehewsky)将原来的两所圣公会学校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而成,在沪西梵皇渡购地兴办。于4月14日破土动工,9月1日开学招入第一期学生。办学初期设西学、国学神学三门,用国语(即现在的普通话)和上海方言授课,1881年学校的英语老师卜舫济牧师(F. L. Hawks Pott)开始完全用英语授课,这是中国首个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86年年轻的卜舫济出任校长,时间长达52年,对圣约翰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

    1892年起学校正式开设大学课程,并且将英语作为最重要的学科教授。1896年学校形成文理科医科、神学科及预科的教学格局,为沪上唯一高等学府,对东南地区高等教育的改革产生深远影响。1905年,学校成为正式的大学,并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大学设文学院、理学院、医学院、神学院四所大学学院以及一所附属预科学校,成为获得美国政府认可的在华教会学校。此时的圣约翰已经初具规模,拥有了一座1884年美国纽约克拉克逊女士巨额资助兴建的教堂,后经重建成为该校礼堂兼圣公会教堂(80年代末该教堂被拆除后改建为华东政法学院图书馆),一座1894年建造的以创办人名字命名的中国式教学楼“怀施堂”(90年代初该堂改称“韬奋楼”)和另一座1903年用庚子赔款所建起来的“思颜堂”(纪念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中国籍牧师颜永京先生)。1913年,圣约翰大学又开始招收研究生,1936年开始招收女生,后来发展成为一所拥有5个学院(原来的4所加上后来的农学院)16个系的综合性教会大学,是当时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入读者许多都是政商名流的后代或富家子弟,而且拥有很浓厚的教会背景。学校直到1947年才向国民政府注册。

办学特色

    圣约翰大学是首个将西方教学风格引入中国的学校,除了极重视英语以外,宗教、体育和课外活动也十分被强调。校内的体育设施完善,这里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其他的学生组织、活动也十分多,包括许多十分活跃的左派学生团体,曾十分活跃地参与了五四运动等政治运动。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曾有17名教职员及553名因对学校当局不满而离开圣约翰大学,于当年8月另组光华大学(今延安西路东华大学校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圣约翰大学曾将学校迁往公共租界里的南京路,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四校组成上海联合基督教大学,但后又于1940年迁回原校址。学校的办学经费除了来自学费的收入外,也有教会和其他社会捐款。

    1950年12月,圣约翰大学正式宣布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1952年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拆散并入其他多所高校,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上海第二医学院。其校址也被现在的华东政法学院占用。

圣约翰在台湾

    1967年,台湾的圣约翰大学校友为了延续圣约翰的精神,原本打算在台复校,但受到当时国民党政府教育政策的影响,私人仅能开办专科学校,遂成立新埔工专,目前已升等为圣约翰科技大学未来将恢复为圣约翰大学,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光耀圣约翰光芒。

圣约翰在加拿大

    另外,圣约翰校友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支持下于该校设立专为研究生而设的圣约翰学院。据上海圣约翰大学校友沈鉴治所言,虽母校不能在中国大地上重现,但这已是复校的第一步,故这所学院得到不少校友支持。

圣约翰大学校训

    校训初为“光与真理”,后加上孔子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名校友

    圣约翰大学拥有许多著名的校友,都曾对中国的历史进程起到过影响,知名的校友包括了顾维钧林语堂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荣毅仁刘鸿生邹韬奋严家淦经叔平贝聿铭(I.M. Pei) 、周有光成幼殊、黄金祺、陈成达、何占春(中国评弹理论家)、曾楚霖(已故香港电视演员,擅长扮演乞丐与吸毒者) 、鲁平(前港澳办主任)等人,其校友多活跃于中国商界、政界、外交界和医务界。
开放分类:
    教育大学上海中国大学教会学校


参考资料:
     1.《经济观察报》2006年8月21日的第41版《他们与圣约翰》
     2.网络文章《圣约翰大学的历史沿革》


贡献者:
    TakahashiAi中国魂2006评弹小弟圣约翰大学人圣约翰之友after1980jiahaoxiemengkai15dingtao95

转自:http://baike.baidu.com/view/344831.htm

************************************************************************************

消逝的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

罗小未/李德华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建筑系也是调整对象之一。同济大学的建筑系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好几个来自不同院校的建筑学教学部门组成的,其中之一是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罗小未和李德华教授通过回顾圣约翰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历史概况、教学特点、建筑观点及其教学方法,呈现出1952年院系调整的片断记忆及时代特征。

  圣约翰大学的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42年,到1952年院系调整前的十年中共培养了三十余名本科毕业生。1952年秋全系约十名教师与一百余名在读学生随着约大的工程学院调整到同济大学,参加到同济新建立的建筑系中。

  早在约大建筑工程系成立前,圣约翰大学的施肇曾工程学院(Sze School of Engineering)院长杨宽麟教授便已有要在工程学院中设立建筑学专业之意。直到1942年,曾受国际现代建筑的先驱者建筑大师格罗皮厄斯教授(Walter Gropius1883-1969)亲传的黄作燊先生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Graduate School of Design.Harvard University)学成归国,两者志趣相投,这个愿望才得以实现,建筑工程系总算艰辛地创办起来,并由黄作燊任系主任。

  约大建筑工程系是上海第一个设在正式大学中的建筑系。在此之前只有上海美专设有一些关于建筑形式方面的课程,并不是正式的专业。约大当时把这个系命名为建筑工程系,可能就是要突出建筑既是艺术又是工程技术的特点。建筑系第一期的学生只有五名,由于成立之前没有作宣传也没有对外招生,学生都是从校内其它专业转过来的,其中有四人就转自土木系。以后学生逐渐增加,至1944年增至二十余名(当时第一届学生已经毕业),建筑系搬到了斐蔚堂的二楼才开始有比较像样的教室与设备。  

  杨宽麟与黄作燊认为建筑学应文科与工科并重,故在教学计划中安排有相当学时的数、理、化、中国文学、英国文学、画法几何、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结构工程、机械工程等等。并规定学生必须选修一门经济学课和鼓励学生多选一些人文科学方面的课。关于文科与理科的课,学生可到校内文、理学院专为外系学生开设的课程中选修,工科的课则直接参加到土木系的班级中。他们还主张把学生“放出去”。例如暑假时把学生介绍到用需要建筑学知识的地方去做几天或几个星期的工作。1945年抗战胜利后江南造船厂的修复规划与后来厂房的扩建设计与施工,当时著名的进步剧团“苦干剧团”的演出基地(辣斐剧场)的改建以及演出时的舞美设计、布景搭建等等,便有约大建筑系的学生参加。此后英国人的业余戏剧社(Amateur Dramatic Club)的舞美设计也全由约大建筑系的年轻教师担任了。比较正式的“放出去”是1946~1948年派出一队高年级学生每星期两个半天到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去参加“大上海都市计划”的工作。此外,派一些低年级学生到都市计划委员会去帮做模型(当时没有专门的模型公司)或到某些单位去帮几天忙是常有的事。学院与系里的领导认为学生接触社会、通过业余工作而认识的人与学到的知识是学校无法给予的。学生对这些安排很感兴趣,虽然大多没有报酬,但乐于参加。

  约大建筑工程系的建筑观点是一个值得回顾与认真回顾的问题。建筑由于兼有文科的性质免不了会有学派之争。约大建筑工程系在当时我国建筑学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导的情况下被认为是现代派,属于另类。其实,这是很自然的。只要看它成立之初的两位发起人,杨宽麟是一位思想开放的结构工程师,黄作燊来自当时处于国际现代建筑运动旋涡中心、富于叛逆性的伦敦A.A.建筑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便可想而知了。同时由他们请来的一批志同道合的教师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建筑美学上,约大建筑系不同于当时学院派的艺术至上观,而是推崇现代派大师格罗皮厄斯所说的“建筑的美在于简洁与适用”,并特别强调与生活密切相联的“适用”。在建筑教育上,他们引用英国建筑评论家杰克逊(Thomas Jackson)的话,“建筑学不在于美化房屋,正好相反,应在于美好地建造”,并指出建筑技术与材料在美好地建造中的作用。在对待祖国的建筑遗产中,他们一方面盛赞北京故宫在反映帝王体制与帝王威严上的艺术成就,同时十分欣赏那些优雅而谦虚的文人住宅与简朴、纯真的民居。他们认为这是中国长期的建筑文化积淀,即把建造提升到像“诗”似的成果。黄作燊多次带着学生去感受故宫与天坛空间艺术的“迫人气势”与江南民居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中的艺术成就。在上课时还喜欢用幻灯片和教学生自己做模型来加强学生对建筑的感受。这在1940年代时我国的建筑教育上可以说是先行的。

  他们的主张与做法明显地带有现代建筑派的烙印,但在理论上他们并不承认自己所追求的就是现代建筑。他们认为所谓“现代建筑”(modem Architecture)已经成为历史上某个阶段的建筑标志,是静止的;应该追求的是能随着时代发展、动态的、“当代的”(Contemporary)新建筑。这个观点在 1951年学校在交谊厅举行的建筑教学成绩展览会的前言中明确申明。这就是:“新建筑是永远进步的建筑,它跟着客观条件而演变,表现着历史的进展,是不容许停留在历史阶段中的建筑”。为此,在教学方法上,约大建筑系反对形式主义与因循守旧的抄袭,提倡设计“创意”(Originality)。所谓“创意”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对客观要求与条件认真调查研究,广泛观察,广泛参考,做出判断后,再自己制定设计任务书、设计方针与构想后进行的设计。老师要实行的是启发式教育,不是给答案,而是引而不发,充分地发掘与发挥学生的无限潜力。高年级的题目常是假题真做,有真正的业主,明确的基地与明确的要求。业主是老师中乐于为教育事业助兴的朋友,他们亲自到学校来交待任务,为学生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创造条件,参加制定任务书与跟踪设计过程中的讨论。设计完毕后在学校举行一次可向业主、同行与公众汇报的既有图纸又有模型的展览会。其中1944年为一位王医生(Amos Wang)设计的私人妇产科医院,1948年在上海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鼓励下的南市区改建规划和1951年的教学成绩综合展览会(当时在读学生己有近百人)就特别成功。

  1952年10月,经过思想改造运动,约大建筑工程系的在校师生带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欣然离开校园,奔赴各自新的工作与学习岗位。

    作者简介:罗小未 女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李德华 男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

转自:http://abbs.com.cn/a+c/read.php?cate=12&recid=21575

上海圣约翰大学建校125周年暨上海校友会成立20周年

更多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citiz.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