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gif (9193 bytes)

1d.gif (17805 bytes)
(1) (2) (3) (4) (5) (6) (7) (8)

科学史的丰碑:中国举办的首次国际学术会议

   ——纪念国际防疫大会(万国鼠疫研究大会)召开95周年

95年前的国际防疫大会(1):

特殊背景与非凡意义

礼 露 2006-04-28 (共7页)

礼露是在非典时期感染了那可怕的传染病的患者。此后,她在查阅相关资料时发现了伍连德博士在近一个世纪之前的防疫功绩,并被这位医学先驱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她还得知,她被感染和就诊的北大人民医院竟然就是伍连德工作过的北京中央医院。她不顾身体的虚弱,写出资料翔实的文章,她希望让今天的国人记住这个伟大的医生。)   

    1910年11月,一场烈性传染性肺疫从俄贝加尔湖地区沿中东铁路传入中国,并以哈尔滨为中心迅速蔓延,4个月内便波及5省6市,死亡达6万多人,一时尸骸遍野,举世震惊。当时国势衰微动荡,清政府尚无防疫机构,俄、日两帝国乘机以保护侨民为借口,要求“出兵防卫”。清廷遂急派刚归国的南洋华侨、天津陆军医学堂副校长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领导防疫。伍连德等中外专家带领各界人民组织了3000多人的防疫大军,经过奋力抗疫,终于次年3月底平息了疫情。
   1910年底,伍连德还在东北抗疫一线时,就向清政府提出建议:邀请各国学者和医生来华考察肺鼠疫并研讨防治方法。清政府外务部遂于1911年1月27日开始通知驻外使节和各国驻华使馆,当时即有10个国家响应。
   1911年4月3日,国际防疫大会即当时媒体所称“万国鼠疫研究会”在奉天(今沈阳)小河沿惠工公司陈列室开幕。到会130余人,其中中国医生和学者伍连德、钟穆生、王肯堂、全绍卿及清廷外务部参事施肇基等共9人,来自英、美、俄、德、法、奥、意、荷、日、印等11国的学术专家代表35人。会议历时26天,于4月28日在奉天鼓楼南庆丰茶园闭幕。
   上世纪初叶在中国东北召开的这次国际大会在中国科技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在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近4周的学术研究中,与会代表就流行病学有关课题展开了深入研讨,还进行了多项实验和现场参观。会后,由马尼拉出版局出版的长达500页的《1911年国际鼠疫研究会议报告》(英文)汇集了大会的全部科研成果,至今仍被视为人类医学科学的伟大经典。
   今年是国际防疫大会(万国鼠疫研究大会)召开95周年 ,我们在这里回顾这次不平凡的会议,以缅怀和纪念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前辈们。下一页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篇文图,辽宁省档案馆馆员陆可平、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邵宇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周礼婷、北京大学孟娜亦有贡献。

《施肇基早年回忆录》中相关内容

哈尔滨电视台的来信

更多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