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gif (9193 bytes)

1d.gif (17805 bytes)

  钱 国 桢 个 人 专 辑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建议“京杭大运河”申遗 宜改为“中国大运河”申遗  

听说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申遗工作,我认为,宜将名称改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更妥。理由有下列五点: 

1)  从最早的开挖年代看。“中国大运河”应该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京杭大运河和更早的  南北大运河等的主干道及其若干支流。京杭大运河最早一段为吴王阖闾时开挖的邗沟(约公元前486年),它沟通了长江与淮河水系;而南北大运河最早一段,据《后汉书》记载为楚庄王时的令尹孙叔敖开凿了“荆汉运河”(约公元前613年),使沮水与扬水相连;孙叔敖后又开凿了“巢肥运河”,把南北两条肥水连在一起,也沟通了长江与淮河水系,据説合肥市也由此而得名。可见“南北大运河”的开挖要比“京杭大运河200多年。若以“中国大运河”申遗,则可以从“南北大运河”的开挖年段起算。因此申遗的年代更早。

2)  从最早全线完工通航年代与范围看  京杭大运河一直到元朝才全线贯通;而“南北大运河”到隋朝时已基本贯通(从西安-洛阳-扬州-杭州;洛阳-涿郡(即今北京)),其历史要早一千多年。若以“中国大运河”申遗,不但可使年代更悠久。而且可涵盖我国古代兴建的几乎全部的大运河。

3)  从反映运河之利与弘扬运河历史的文化内涵来看 这样还可包括我国从陕西、河南、安徽等省市更多的古城、古迹。可通过申遗的工作,更广泛地发掘出我国更多的历史文化胜迹,并可使申遗的内涵更丰富。例如象众所周知的隋炀帝游江南,就是沿南北大运河从洛阳到扬州的。若以“京杭大运河”名誉申遗,那就很难包含此段史实。

4)  从申遗的效果看。通过申遗,可使从西安、开封、洛阳、合肥到扬州的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很多不知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得到更好的发掘与保护,并还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经济与文化。

5)  要辨证地看待申遗和完好保存间的关系。 我国的大运河是唯一可与长城媲美巨型历史文化古迹,它当然不可能处处保存完好。正如长城一样,历史上的长城分布很广,但是除了北京附近的一段外,大都也面目全非了。但是它照样以“长城”整体概念申报成功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其实就是“京杭大运河”在北方很多地方也不容易找到历史的痕迹了,当然在陕西、河南、安徽等地都不易找到很多古运河的痕迹了。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申遗本身来发掘、维护这些历史文化遗产 (注意!绝对不是去恢复原状),这也是申遗的主要目的之一。当然绝对不能以这些河道已失去当年运河的功能,作为不同意的理由,长城不是更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吗?历史文化遗产应属于上层建筑领域,不能简单的把它贬作为一个工程,它也是适应于当时经济基础的产物,因此在现代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常常会失去原有的功能。

                                                建议人 钱国桢  2006.6.6

 地址:310016  杭州市 采荷路21 采荷大厦 810

Emailqgz1940@163.com         

网页:http://shijiazhi.xinwen365.net/web/qgz/

Tel 05718651163685922676

更多 >>


关於本站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汉中西路汉北街八号
制作:施家治    联系电话:0086-25-86608277
  电子信箱:shijiazhi@citiz.net